*** 執政聯盟受挫
其實,此次蒙受打擊的不僅僅是默克爾和武爾夫,整個德國執政聯盟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以默克爾為首的執政聯盟原本想通過此次總統選舉提振士氣,展示力量,但最終展現出來的卻是致命軟肋——執政聯盟已無法取得內部共識。
即便是武爾夫的最后當選也已經無法掩蓋執政聯盟處于分裂邊緣的事實,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執政聯盟內部互相猜疑和指責的聲音也會逐漸變大。
基民黨資深議員博斯巴赫就此發表評論說,武爾夫的當選對于執政聯盟而言并不值得慶賀,“在進行任何一種投票選舉時,我們都必須團結一致,政治事務是一項團體性運動”。
《明鏡》周刊甚至指出,默克爾領導的聯合政府或許在不久之后便會“壽終正寢”,即使不是今年那也很可能會在明年德國地方選舉之時。
*** 武氏未來不明朗
盡管武爾夫對政治很感興趣,而且他的從政之路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然而他對自己的描述卻是“溫文爾雅、不好爭斗”。2008年,在被問及是否有意對默克爾的領導地位發起挑戰時,武爾夫回答說:“我個人缺乏對權力的絕對渴望,我不愿放棄自己的一切去追名逐利。”
然而,今年5月31日時任德國總統克勒因為發表不當言論宣布辭職以后,武爾夫在默克爾的推薦下成為執政聯盟總統候選人。事實上,武爾夫早就為進入德國核心政治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959年6月,武爾夫出生于德國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市。1986年,武爾夫大學畢業,1990年開始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自15歲起武爾夫就加入了基民盟,并且一直是社團活動的積極分子。1984年,武爾夫進入下薩克森州基民盟領導層,并于1994至2008年間擔任下薩克森州基民盟主席。1998年11月,武爾夫成為基民盟4個副主席之一,他曾于1994年和1998年先后兩次競選下薩克森州州長,但均敗給了當時的州長、后任德國總理的社民黨人施羅德。
2003年,武爾夫第三次沖擊下薩克森州州長寶座,并擊敗了社民黨候選人、現社民黨主席加布里爾。2008年,武爾夫成功獲得連任。
不過,有德國媒體評論說,武爾夫如今以“不值得驕傲的成績”成為了一名象征性的國家元首,他日后能夠充分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似乎不多。有朝一日,屬于默克爾的時代完全終結之后,武爾夫能否像很多德國政治觀察家期待的那樣“敢于擔當”還未可知。
武爾夫自己曾經表示希望未來的德國總統官邸能夠成為某種政府智囊團的活動基地。“我希望學者、政治家、藝術家和其他賢士都能經常過來參與討論,以使德國變得更加現代并為將來做好準備,”武爾夫說。
(來源:中國日報網 柳洪杰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