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方7月30日表示,加沙武裝人員當天向以境內阿什凱隆市發射了一枚火箭彈,炸毀多輛汽車,但并未造成人員傷亡。埃及尼羅河新聞頻道當天發表時事評論指出,在此前一天阿拉伯和平倡議后續委員會支持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展開直接談判的決定剛剛做出后,巴以邊界地區就再次發生火箭彈襲擊事件,這表明巴以直接談判在迎來一線曙光的同時,前景仍舊充滿懸念。
阿拉伯和平倡議后續委員會29日在位于埃及首都開羅的阿盟總部召開特別會議,13個阿拉伯國家外長在會上經過多番磋商,最終決定支持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展開直接談判,但如何啟動直接談判、直接談判的主要范疇和議題,以及何時啟動該談判等具體事宜,要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定奪。
阿巴斯在此次會議中再次強調,巴方事實上已經準備好與以色列直接和談,但是以色列必須先行承認1967年戰爭前的邊界和停止所有猶太人定居點擴建活動,同時為直接談判設定明確范圍,并且這一切應以書面形式予以承諾,在以上前提條件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巴以直接談判即可開啟。阿盟秘書長穆薩還在談話中補充說,阿拉伯國家將要求巴以和談的主要斡旋方——美國也對直接談判做出相應書面保證。
在獲悉阿盟的最新態度后,美國隨即做了回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29日表示,美方歡迎阿盟做出支持巴以恢復直接談判的決定,希望談判盡快舉行并能早日取得成果。同時,美方也將對卡塔爾方面代表阿拉伯和平倡議后續委員會所發關于直接談判相關條件的信件予以慎重評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9日表示,以方在幾天之內即可準備好與巴勒斯坦展開直接談判。
中東分析人士表示,阿盟此番做出支持巴以間開啟直接談判的決定,或將成為當前巴以和談僵局得以突破的轉機,因為阿拉伯國家的總體態度歷來對巴勒斯坦方面在處理巴以問題的策略上有著直接的影響。不過,在兜轉了一個大圈后,各方最終將決定權交給巴方,這在客觀上也使阿巴斯肩上的壓力倍增。實際控制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一直在巴以和談的問題上態度強硬,他們認為阿巴斯不應在核心問題沒有得到明確承諾的情況下同以進行直接談判,甚至于如果在邊界和耶路撒冷等關鍵問題上遲遲沒有進展,那么間接談判也沒有繼續下去的意義。
對巴以雙方而言,直接談判一旦在事實上開啟,即意味著雙方對當前現狀的基本默認。因此,目前手握“一錘定音”之權的阿巴斯,這一決斷如何做出,一方面代表著巴方享有的權利,同時也蘊涵了莫大的壓力。能否在國際斡旋力量同巴內部各政治派別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將是左右阿巴斯最終決定的關鍵因素。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