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經濟學家莫藤森(資料圖片)
相關鏈接:近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2009年:奧利弗·威廉森和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威廉森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著名學者,他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司邊界問題的分析”獲獎。奧斯特羅姆因“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上的分析”而獲獎,她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
2008年:保羅·克魯格曼。克魯格曼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他在分析國際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的地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7年:萊昂尼德·赫維奇、埃里克·馬斯金和羅杰·邁爾森。這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的研究為經濟機制設計理論奠定了基礎。
2006年:埃德蒙·費爾普斯。美國經濟學家費爾普斯在加深人們對于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關系的理解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2005年: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他們通過博弈理論分析增加了世人對合作與沖突的理解,他們的理論被廣泛應用在解釋社會中不同性質的沖突、貿易糾紛、價格之爭以及尋求長期合作的模式等科學領域。
2004年:芬恩·基德蘭德和愛德華·普雷斯科特。這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因素。
2003年:羅伯特·恩格爾和克萊夫·格蘭杰。他們分別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共同趨勢”兩種新方法分析經濟時間數列,從而給經濟學研究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2002年:丹尼爾·卡納曼和弗農·史密斯。卡尼曼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史密斯則開創了一系列實驗法,為通過實驗進行可靠的經濟學研究確定了標準。
2001年: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斯彭斯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他們三人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0年: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爾·麥克法登。美國經濟學家赫克曼和麥克法登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發展了廣泛應用于個體和家庭行為實證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來源:中國日報網 柳洪杰編譯整理 編輯: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