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2日報道,歐洲太空總署日前宣布,研究人員近日通過普朗克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兩個有史以來最大的星系簇結構。
研究人員是在對普朗克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進行整理后,在宇宙微波背景上發現了這兩個星系簇。它們通過引力作用結合在一起,距離地球400萬光年,兩個星系簇之間的區域跨度達數百萬光年,而且每個星系簇中都包含了大量的恒星、氣態物質、塵埃以及暗物質。
法國奧賽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納比拉·阿哈利姆博士表示,這些觀測結果將成為人類理解宇宙奧秘的基石。此外,普朗克望遠鏡還收集了一批關于銀河系中較冷物質團的新數據,這些冷物質代表了恒星誕生的最初階段;而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后不久產生的宇宙構造回聲也被普朗克望遠鏡記錄了下來。
普朗克太空望遠鏡于2009年8月開始執行巡天任務,天文學家利用它來觀測宇宙中難以探測的“較冷”部分,其攜帶的靈敏設備可以捕捉極長波段的紅外光線。通過巡視整個天空,普朗克望遠鏡可以發現大量星系簇。
到目前為止,普朗克望遠鏡已經辨認了189個星系簇結構,其中包括20個已被XMM-Newton天文臺證實的未知結構。宇宙中的星系簇相對稀少,它們的數量與宇宙類型關系密切,科學家們可以根據該數據推測宇宙的膨脹速度以及它所包含的物質總量。
英國科學家參與了普朗克太空望遠鏡主要建設工作,它一直是英國宇航局的旗艦項目。該機構的空間科學和探索部主任大衛·帕克說:“普朗克太空望遠鏡的天文發現將有助于我們完全解讀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的演化歷程。”
(來源:中國日報網 譯言 編輯: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