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6月19日報道,美國反恐部門高官透露,從基地組織前領導人本·拉登住所搜出的文件顯示,當基地組織陷入資金短缺時,拉登曾授意手下多次用綁架人質的辦法勒索贖金,而綁架的主要目標是外交官、游客和商人。另外,基地組織存在官僚主義作風,拉登就好像一個高高在上的總經理。
***生財之道
美國國家反恐中心的數據表明,恐怖分子的綁架活動主要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進行。在巴基斯坦,2008年共有1264名人質被基地組織綁架,其中包括兩名中國工程師;2009年被綁人數升至3366人。而在阿富汗,2008年有584人遭綁架,次年這一數字飆升至2088人。
基地組織在北非地區的綁架活動也很猖獗,加拿大外交官、意大利游客和阿爾及利亞商人都曾淪為恐怖分子的人質。據悉一名人質的贖金金額有時高達200萬美元。
由于“9·11”襲擊后美國加緊了對涉嫌援助基地組織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制裁,這一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越來越不穩定。他們只好依靠大批普什圖族的“現金遞送者”,把海灣地區捐贈者的大筆現金一箱一箱用人力帶回基地組織。然而用這種辦法獲得的資金數量很有限。2008年,沙特政府從一名“基地”分子的手機短信上發現,當時的“基地”二號人物扎瓦赫里也在四處請求捐款。
很快,恐怖分子發現依靠綁架人質來錢又快又多,于是在2008年和2009年頻繁綁架各國人質。《紐約時報》記者、波蘭工程師和聯合國工作人員均在這一時期遭綁架。
報道稱,專家正在對從拉登住處繳獲的其他資料進行分析,希望查出為基地組織匯款的賬戶名或信用卡號,徹底摧毀其資金源頭。
***官僚主義
拉登和當時的“二把手”扎瓦赫里經常爭吵,就好像一個“咆哮的行政長官”。基地是一個組織結構很不健全的恐怖網絡,雖然拉登是公認的總頭目,但他自己都不確定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聽從他的指揮。
情報人員是在檢查了大量文件——1本手寫日記、5臺電腦、10個硬盤和110個U盤——之后得出上述結論的。他們將“基地”描述為一個“等級森嚴、官僚主義盛行”的組織。
(來源:中國日報網 張品秋 王菁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