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炮擊發生后,朝鮮半島的戰爭危險系數甚至超過今日,朝韓之間已經發生事實上的直接交火行為,但最終戰爭并未爆發,半島轉危為安,原因何在?
第一,相關各方充分意識到了戰爭的潛在風險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代價,不僅在口頭上而且在實際行動中做到了冷靜克制,并準備做好了一切沖突可能升級的預案。
第二,在美日韓保持密切政策協調的同時,中俄與之保持及時的信息溝通,并且由中國派出外交政策官員,通過中朝特殊的外交渠道,力避朝鮮做出惡化局勢的行為。
第三,抓住時機首先恢復朝韓雙邊接觸,緩和敵對氣氛,在會談取得一定進展后由美朝雙方就停止導彈試射和中止核項目等問題進行協商,進而為六方會談最終早日重啟創造條件和氣氛。
這些寶貴的經驗可以用在解決當前的危機里。但是,在處理當下危機時還必須考慮重要的政治現實:朝鮮正在經歷領導人變更后的政權鞏固階段,六方會談中其他各方也大都處于新外交團隊的適應與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