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并不是要在拉美投射實力”
“短短10年,中國從在雷達上杳無蹤影發展為拉美主要國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貿易伙伴。2012年,中國與拉美貿易額超2500億美元。去年中國對拉美投資超300億美元。根據最新研究,我們估計2003年以來中國已經借給拉美各國860億美元,超過世界銀行、美洲發展銀行和美國進出口銀行。習還可能與哥斯達黎加達成協議成立經濟特區,作為中國公司的出口平臺。”在中國領導人訪問拉美之際,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加拉格爾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列出這組數據,目的是敦促美國“應當重新思考拉美戰略”。發出類似感慨的還有英國《衛報》。文章稱,10年來的變化真是非常之大,10年前,中國人訪問該地區不會有多熱鬧,而現在,中國已是巴西、智利等國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伙伴。雖然中國在非洲的影響最受關注,但中國同拉美的貿易并不亞于非洲,而且中國在拉美的投資更多。
美國《邁阿密先驅報》1日稱,有趣的是,習近平的首次拉美之行將不會踏上古巴、委內瑞拉等政治密友的土地。與之相反,在8天拉美之行中,習訪問的是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密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以及墨西哥。根據美國分析家的傳統智慧,這也許意味著這位中國新領導人致力于貿易而非政治。但據我們從北京和拉美外交渠道聽到的判斷,習此次拉美之行是對奧巴馬訪問緬甸做出的針鋒相對的回應,北京在告訴華盛頓:“你來我的后院,我就去你的。”習來到奧巴馬上月訪問的哥斯達黎加和墨西哥以及美國副總統拜登上周訪問的唯一加勒比國家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也許并非巧合。美國《國際商業時報》稱,戰斗正在進行,美中這兩個世界經濟大國正在拉美行動,過去北京尊重美國在拉美的經濟利益,甚至稱其為“華盛頓的后院”,但在當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國似乎視整個地球為自己的“后院”。
對于西方輿論場中的這種論調,拉美媒體并沒有當回事,它們更在意的是與中國的合作。墨西哥《宇宙報》刊文稱,兩個月前,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在三亞同習近平會晤時雙方就曾共同承諾,在加強雙邊對話和政治互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兩國合作,這次國事訪問將進一步推進履行兩國總統的承諾,在雙方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提升兩國關系。墨西哥《金融學家報》稱,墨西哥希望通過中國領導人的來訪吸引更多中國投資,促進提高墨西哥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實現兩國的雙贏。
美國一些分析人士也不認同中美爭奪拉美的觀點。《華爾街日報》在報道中援引美洲理事會和美洲協會副主席埃里克?法恩斯沃斯的話說,中國領導人訪問拉美和加勒比主要是商業舉動,中國在該地區活躍時間僅約10年,中方并不是要在這里投射實力,而是要尋找促進經濟增長所需的大宗商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