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期待中美會談塑造未來
相比于少數媒體的小算盤,美國輿論更在意習近平此次出訪的最后一站——本周末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與奧巴馬的會晤。《今日美國報》2日稱,包括中國網絡間諜活動、朝鮮核計劃以及島嶼爭議在內的棘手問題將對美中領導人提出挑戰。兩國關系非常復雜,同時對兩國也至關重要。斯坦福大學中國問題學者托馬斯·芬加爾說:“這次會晤可能把兩國關系推向新的高度。沒有美中合作,就不能解決任何重大的國際問題。沒有美中達成基本共識,不管是能源安全還是重建原有的國際體系以及金融體系改革,都無法實現。”
“怎么能跟中國良好合作”,《紐約時報》2日以此為題稱,美中關系不斷出現新的摩擦來源,包括貿易糾紛、朝鮮緊張局勢、如何減少碳排放的爭議、對中國搞網絡攻擊的指控等。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候了。奧巴馬過了連任這關,現在能擺脫綏靖主義的指責,能以應有的關注來應對崛起的中國。此前奧巴馬的中國政策一直就中國崛起搞對沖。奧巴馬政府提出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這讓北京許多人相信華盛頓是要遏制中國發展,就好像冷戰期間美國遏制前蘇聯擴張一樣。對沖應當是美國戰略的一部分,但光搞對沖而不去真誠嘗試開啟對話,就可能引發中國的怨恨,把競爭變成沖突。奧巴馬政府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跟中國談判,而要按照中國的實際情況與中國接觸。
“這是奧巴馬與習近平奠定歷史地位的時刻”英國《每日電訊報》1日將美中會晤拔得很高,文章稱,偉大的領導人真能塑造我們的世界嗎?長期以來,這一爭論讓學者們忙碌不休,但本周奧巴馬將在加州莊園會晤中國領導人,這一問題將面臨現實考驗。曾見證鄧小平和撒切爾夫人會晤的英國中國問題資深專家鮑威爾說:“這真的可以成為中美關系重要的轉折點,但我們要在6個月或1年后才能知道。”文章稱,6月7日和8日,奧巴馬與習近平將在“陽光之鄉”的寬松氛圍中面對面,如果少玩小動作,兩位領導人極有可能開啟中美關系繼1972年尼克松與毛澤東會晤后最富成效的新階段。相比之下,美國《大西洋》月刊的報道顯得更為務實。文章稱,我們別指望美中領導人這次會晤會達成什么重大成果。這次會晤的目的就是在兩個領導人之間建立個人關系,探索消除或至少更好處理近來影響雙邊關系的相互懷疑的辦法。兩位領導人都會努力讓對方相信自己沒有敵意。
(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