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幫規”極其嚴密,縱使是呂秀蓮,也不敢犯黨內眾怒。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環球網消息,呂秀蓮以《玉山周報》創辦人身份專訪馬英九,被綠營痛批是“降格以求”、“不如不見”,這樣的場面和呂秀蓮之前拋出有意以《玉山周報》創辦人身分訪問大陸遭綠營嚴厲批判儼然異曲同工。呂是民進黨的“異數”,政治實力不強但很會造勢,而且專門挑在民進黨最脆弱的地方“跳舞”。
香港中評社有文章說,呂秀蓮考慮登陸、采訪馬英九都挑動了綠營最敏感的神經,這些事綠營內不是沒有人想做過,但他們一來不像呂這么藝高人膽大,二來還想更上一層樓,任何可能引起民進黨支持者不悅的事最后都被放棄了。綠營內志在參選的人都有類似行為模式,因此大家都守著既有的小圈子吹口哨壯膽,也用最僵化的教條教育支持者,讓信徒們接受這樣的現狀。
綠營上述行為模式還包括一項很重要的舉措,就是聯合監督對手行為,防止生態平衡被打破。這就好比在學校的某個班級里,如果大家都在混日子,整個班一團和氣。突然有幾個人賣力讀書,就會讓其他人受到威脅,就會有人對用功的同學冷嘲熱諷甚至想盡辦法破壞。呂秀蓮此時的角色就像這個班里突然用功讀書的同學,其他人知道她這么做如果處理得好,自己受惠之余更將凸顯民進黨及綠營政治人物的走不出去,于是二話不說聯合喊打。
文章指出,民進黨這種氛圍常見于武俠小說,如果有人膽敢違反幫規,必然被五花大綁當眾懲處。之所以要當眾懲罰,除了要讓當事者不敢再犯,目的更在殺雞儆猴。所以,盡管呂秀蓮貴為“前副總統”,民進“黨中央”、各大派系卻一點都不顧情面,齊聲喊打。下手之重相當罕見。民進黨就是讓其他人看到“背叛幫規”的下場。他們所謂的“團結”往往帶有很詭異的氛圍。

呂秀蓮(左)4日以玉山周報創辦人身分專訪馬英九(右),雙方對兩岸議題精彩交鋒。臺灣“中央社”
呂秀蓮在“馬呂會”后主動向媒體透露,離開“總統府”后立即打電話向蔡英文報告,蔡主席卻顧左右而言他問她“最近身體不好”。第二天,民進黨辦尾牙宴請黨工,才被“黨中央”狠K一頓的呂秀蓮居然又笑盈盈地去參加,還穿著一襲大紅衣坐在蔡英文身邊有說有笑。可見縱使是呂秀蓮也不敢犯黨內眾怒,遑論是其他人。
文章說,民進黨“幫規”極其嚴密,有些事不見得形成白紙黑字的黨規但不論任何人只要敢挑戰黨內生態平衡,就要做好被眾人綁上十字架、丟石頭的心理準備。林義雄、許信良、施明德等前主席都離開了民進黨,黨內用各種方式告訴大家:“反對,那就走吧!”
呂秀蓮最后以出席“黨中央”尾牙宴傳遞向蔡英文低頭、討饒的鮮明訊息。畢竟孤鳥很難在臺灣玩政治,而且她一旦離開民進黨,勢單力薄,金主們不支持,不必多久就會泡沫化了。空有“前副總統”頭銜,每個月領幾萬元禮遇金也沒用。
民進黨內還想問鼎大位的蘇貞昌、謝長廷等人,歷經過去波折,如今無一敢挑戰黨內敏感神經。其中,被認為最有可能代表民進黨選2012的蘇貞昌尤甚,別說是與馬英九見面、訪問大陸或提出明確的兩岸政策;他連挺扁、批扁的態度都是模模糊糊,深怕惹火了黨內任何一個主要的政治勢力。
文章分析說,蔡英文對“雙英會”的態度亦復如此,民進黨一再拒絕府方的邀約,真正理由只有一個,蔡英文怕破壞黨內生態平衡被其他派系丟石頭。表現得好,威脅到別人,會被罵;表現不好,惹火支持者,一樣也會被罵;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以靜制動,維持現狀。光從這點即可看出蔡英文對未來的雄心壯志。
對若干綠營人士來說,能“執政”當然最好,但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別人搶得先機。很多人明知道“鎖臺政策”、動輒反對兩岸交流的做法是不行的,但還是不敢強出頭,只好繼續與“黨中央”綁在一起,躲在小池塘里自己玩自己的。
(來源:環球網 編輯:歐葉)

呂秀蓮(左)4日以玉山周報創辦人身分專訪馬英九(右),雙方對兩岸議題精彩交鋒。臺灣“中央社”

呂秀蓮稱4日與馬英九對談。

呂秀蓮創辦的《玉山周報》發布預告稱馬英九4日就當前臺灣重要問題與呂秀蓮展開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