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不再浪漫!屈從現實否決歐憲害慘希拉克
2005年5月29日,法國人在全民公決中否決了歐盟歷史上首部憲法。一貫浪漫的法國人突然變的如此“小家子氣”,讓整個歐洲為之失望,相比歐洲一體化的美好前景,他們更關注眼前利益。而不遺余力促進歐洲一體化的法國領導人雖然在其他歐盟成員國贏得贊譽,卻輸給了自己的國民。
***希拉克的悲情時刻
法國總統希拉克29日在簡短的電視講話中宣布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公投結果:法國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他無奈地說:“這是你們的自由決定,我注意到了。”希拉克沒有掩飾自己的失望情緒,認為法國人的決定“不可避免地為維護我們在歐洲的利益創造了困難環境”。
希拉克說,法國雖然反對批準《歐盟憲法條約》,但法國作為歐盟的創始國之一,仍將留在歐盟內,履行其對歐盟的承諾。希拉克說,他將在6月16日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向其它成員國表明法國民眾對《歐盟憲法條約》的立場和態度。
與此同時,法國外長巴尼耶表示,法國民眾選擇不批準《歐盟憲法條約》“令人失望”。法國國防部長阿利奧-馬里認為,法國民眾的選擇既打擊了法國,也打擊了歐洲。
法國內政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表明,這次全民公決的投票率高達70%,其中有55.96%的選民投了反對票,44.04%的選民投了贊成票,《歐盟憲法條約》在法國未獲通過。法國成了25個歐盟成員國中第一個否決《歐盟憲法條約》的國家。
在全民公決開始前,希拉克曾動情地告誡國民,即使法國目前的社會和經濟處于困境,也不要將此次公投與對法國政府的不滿情緒掛鉤,把公投當成懲罰政府的手段。他說:“你們的決定遠遠超出左翼和右翼傳統政治紛爭的范疇,它關系到你們的未來,孩子們的未來,法蘭西的未來,以及歐洲的未來。”
但是法國人還是殘酷地粉碎了希拉克構想的法國“未來”,他們更關注現在。有分析指出,法國否決歐盟憲法大大削弱了希拉克在法國國內和歐洲的威望和影響力。否決歐盟憲法并不意味著法國對歐洲的拒絕,它只是表達了對希拉克總統的不信任。
***希拉克政治前途堪憂
法國反對派更是把公決結果當作希拉克的失敗,乘機要求他辭職。知名反對派領導人德維利耶不但要求希拉克辭職,還要求議會解散。法國極右翼領導人勒龐指出,希拉克“自己想賭一把,現在失敗了”。在全民公決前,勒龐和希拉克對著干,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說“不”運動。從這個角度看,29日的公決結果實際上也是勒龐對希拉克的個人勝利。
希拉克所在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主席薩爾科齊失望地指出,公決結果是支持歐盟憲法陣營的失敗,而這是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他暗指法國政壇可能要重新洗牌。幾周以來,薩爾科齊一直是支持歐盟憲法陣營的主力推銷員,隨希拉克輾轉法國各地,費盡心機要求選民接納歐盟憲法。在展望2007年的法國大選時,薩爾科齊說,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提前制定出一個有所創新的行動計劃。
最近幾周,一直在為歐盟憲法奔波勞碌的希拉克并沒有得到大部分法國人的同情,他的個人支持率反而有所下降。29日的公決結果揭曉后,希拉克表示他將回答法國民眾在《歐盟憲法條約》辯論中反映出來的憂慮和期待,將在最近幾天內做出有關政府未來的決定,并確定政府的當務之急。觀察家認為,希拉克的講話意味著他將很快改組總理拉法蘭領導的現政府。
更有分析人士認為,拉法蘭很快就會辭職,可能的替代人選已開始浮出水面,首先是享有較高聲望的現內政部長多米尼克·德維爾潘,還有國防部長米歇爾·阿利奧·馬里,執政黨領袖尼科拉·薩爾科齊。
法國財政經濟分析家指出,總理的更換將會導致法國政府社會經濟方針的改變。德維爾潘上臺意味著法國將重新采取關稅保護主義、優先考慮民眾社會狀況的政策,如果任命薩爾科齊為總理,可能會帶來自由性質的“改革休克”。
***浪漫法國人其實很現實
全民公決前,法國國內分為支持與反對歐盟憲法的兩大對壘陣營。支持派認為,歐盟憲法可以提升法國的地位,保障法國的利益,同時保證法蘭西傳統和特性不受損害。是否通過《歐盟憲法條約》不僅事關法國人利益,也關系到法國在歐盟的地位、作用以及歐盟發展前景。
從戴高樂到德斯坦,從密特朗到希拉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歷任領導人均不遺余力地促成歐洲聯合。但令法國政府頭痛的是,法國民眾似乎總愛跟政府作對,他們不管否決《歐盟憲法條約》是否會使法國的影響力受損,他們只看重自己的眼前利益是否得到維護。他們認為,歐盟憲法無法體現法國在擴大的歐盟中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它會損害法國人的福利和社會保障傳統,法國人的就業會受到來自相對貧窮的新成員國移民增多的威脅。
極右翼派別“國民陣線”主席勒龐正是抓住了法國民眾的現實心理,利用近年來法國突出的移民失控、高失業率和經濟增長乏力等問題煽動選民對抗歐盟憲法,最終“攪黃”了希拉克的歐洲一體化夢想。
42歲的哲學系教授勒默爾在投了反對票后表示:“我認為歐盟憲法會摧毀我們的政治結構,事關法國的經濟利益。”32歲的電影工作者澤雷茲說:“我投反對票是因為歐盟憲法太難懂。另外,我也擔心民主問題。歐盟運轉的方式一定都不透明。那里的許多人都不是直選產生的。”
29日,《歐盟憲法條約》的反對者聚集在巴黎“巴士底”廣場歡呼勝利,他們高喊:“我們贏了!”許多人按響汽車喇叭以示慶祝。“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38歲的薩維爾一邊散發寫著“拒絕歐洲自由市場”的海報一邊如是說。“巴士底”廣場是原巴士底監獄的所在地。1789年7月14日法國民眾攻破巴士底監獄,拉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法國說“不”的后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趙俊杰指出,《歐盟憲法條約》的生效有賴于所有25個歐盟成員國的批準。雖說法國全民公決的失敗還不至于中斷《歐盟憲法條約》批準的進程,但缺乏法國的參與,歐盟憲法今后的批準進程就少了一個推動力。
另外,由于法國在歐盟中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無論是歐盟提升其整體外交形象、組建其快速反應部隊,還是擴大歐盟共同財政預算、提高其全球競爭能力,法國都是一個關鍵因素,缺少了法國的參與和推動,歐洲一體化成果也會大打折扣。(韓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