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韓國前總統金大中不幸于今日下午病逝。筆者深為韓國人民惋惜。金大中1998年執政,短短5年,可謂貢獻杰出。
他受命于危難之際。當時,金融危機席卷韓國,韓國經濟處于崩潰的邊緣。金大中發動民眾共赴國難,對韓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使韓國很快完成了從低級產品出口型經濟向以信息為中心的高科技型經濟的轉變,從而贏得了“克服金融危機優等生”的美譽。
金大中一生幾度入獄,是一位反獨裁、爭民主的政治家,對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做出了寶貴的貢獻。他明智地提出了對朝鮮的“陽光政策”,大大推動了南北關系的改善和半島局勢的緩和。2000年6月,他親自赴平壤與金正日舉行首腦會晤,實現了南北分裂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峰會,并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共同宣言”。在他執政期間,南北關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改善和發展,雙方加強了交流,在經濟合作方面也邁出了可喜的步伐。金大中為此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之無愧。
不僅如此。金大中還一再表示,他要在東亞地區扮演和發揮“平衡者”的作用,不贊成拉一國打一國的做派,反對集團政治和冷戰思維。
現在,人去也。韓國“新人”面對半島目前的形勢,不知感慨幾何。金大中的后任金泳三和盧武鉉基本上繼承了金大中的政策。盧武鉉還發展了“陽光政策”,將其更名為“和平與繁榮政策”,為對朝緩和政策爭取了更廣泛的國民支持,也受到朝鮮方面的歡迎。
韓國新領導人李明博總統放棄了前三任總統的上述對北方的政策,執政后一方面反復強調對北方政策的“原則性”和“條件”,另方面反復強調要“鞏固韓美同盟”和對日外交“新思維”,并提出“價值同盟、互信同盟、構建和平同盟”三項原則。日本右翼媒體“大喜過望”,稱贊他是多年來難得的“第一位親日派的韓國總統”;美國新保守主義理想家們也感到“機會來了”,迅速提出美、日、韓應盡快建立一個“聯合安全實體”。但朝鮮顯然不高興了,采取硬碰硬政策,針鋒相對。一年多來,半島局勢的緊張固然有朝核問題的原因,但也確有韓國領導人值得反思的地方。
如今,韓國兩位前總統(盧武鉉和金大中)都已仙逝。韓國人民在哀悼他們的同時,勢必要懷念和追求繼承他們的好政策。據報道,李明博總統18日對金大中的去世也表達了沉痛的哀悼,并說韓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袖,韓國人民不會忘記他對于民主和統一的熱情”,等等。不知這位總統是否同韓國老百姓想到一起去了。
(作者:王嵎生 中國日報網特約評論員 前中國APEC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