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國外交部今天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2007年版)》,明確了駐外領事官員的職責,并列舉了19種尋求領事保護的常見問題。《指南》全文如下:
第一部分
出國前特別提醒
了解您的旅行目的地國。盡可能收集目的地國的風土人情、氣候情況、治安狀況、艾滋病、流行病疫情、法律法規等信息,并采取相關預防措施。
登錄外交部網站www.mfa.gov.cn,查詢中國各駐外使、領館的聯系方式以及相關旅行提醒、警告等海外安全信息。若目的國與我國無外交關系,則可了解在其周邊國家的中國使、領館的地址與電話,以便就近求助。
檢查護照有效期(剩余有效期一般應在一年以上),以免因護照有效期不足影響申請簽證,或因在國外期間護照過期影響行程。
辦妥目的地國簽證。確保自己已取得目的地國的入境簽證和經停國家的過境簽證,簽證種類與出國目的相符,簽證的有效期和停留期與出行計劃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際慣例,即使您已取得一國簽證,該國也有權拒絕您入境而無需說明理由。
核對機(車、船)票。仔細核對票面上所顯示的登機(車、船)時間、地點以及聯程票的前后銜接是否正確。
購買必要的人身安全和醫療等方面保險。您將要面對國外陌生的環境,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隱患,而國外醫藥等費用普遍較高,建議您選擇合適的險種,以防萬一。
進行必要的預防接種,并隨身攜帶接種證明(俗稱“黃皮書”)。有條件的話,最好做一次全面體檢。
嚴禁攜帶毒品、國際禁運物品、受保護動植物制品及前往國禁止攜帶的其它物品等出入境。
慎重選擇攜帶個人藥品。許多國家對藥品入境有嚴格規定,為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出國前應了解有關國家的海關規定,在允許的范圍內選擇所攜藥品的品種和數量。如因治療自身疾病必須攜帶某些藥品時,應請醫生開具處方,并備齊藥品的外文說明書和購藥發票。
注意目的地國海關在食品、動植物制品、外匯等方面的入境限制。如攜帶大額現金,必須按規定向海關申報。切勿為陌生人攜帶行李或物品。
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系。出國前應給家人或朋友留下一份出行計劃日程,約定好聯絡方式。建議您在護照上詳細寫明家人或朋友的地址、電話號碼,以備緊急情況下有關部門能夠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系。護照、簽證、身份證應復印,一份留在家中,一份隨身攜帶,還要準備幾張護照相片,以備不時之需。
第二部分
出國后特別提醒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遵守當地法律規定,注意交通安全(在實行靠左行駛的國家應尤其注意)。嚴格按照簽證或居留許可上允許的時間在有關國家停留。
如您需在國外停留較長時間或所在國局勢不穩,建議您在中國駐當地使、領館進行公民登記,以便出現緊急情況時使、領館能及時與您取得聯系。
注意防盜、防騙、防詐、防搶、防打。在住處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讓小孩告訴陌生人父母不在家;出門時盡量不要隨身攜帶貴重物品或大量現金,也不要在居住地存放大量現金;不要在私車的明處擺放貴重物品,如車胎被扎,修車時務必要先鎖好車門;不要將文件、錢包、護照等重要物品放在易被利器劃開的塑料袋中;不要在黑暗處招呼出租車;不要輕易讓陌生人搭乘您的車;不要和陌生人一起行走;在公共場合要表現平靜,不要大聲說話,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場所參與他人的爭吵;不要在街上亂撿東西,以防被敲詐;不要在黑市上換匯;如警察檢查您的護照等證件,應先請他出示證件,記下他的警牌號、警車號;交罰款時不要當街交給警察,而要憑罰款單交到銀行等指定地點。
如發生被搶、被盜、被騙或被打事件,應立即向當地警方報案,并要求其出具報警證明,以便日后辦理保險理賠、證件補發等手續。
留意當地報紙、電視等媒體信息,了解當地政治、經濟、社會形勢,與鄰為善,入鄉隨俗,盡快適應當地生活,融入當地社會。
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循正當途徑解決,不要采取賄賂等不合法方式,以免問題復雜化。
熟記當地火、警、急救等應急電話。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注意在外飲食健康,盡量避免吃未煮熟的食物或喝未煮開的水(除正規密封罐裝礦泉水);切勿前往疫區、輻射區、賭博、色情等場所。
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等與家人或朋友保持正常聯絡,以免親友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