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期盼:全面小康離百姓越來越近

10月9日,北京朝陽區六里屯街道退休教師孫慧敏(左二)等居民在展示剪紙作品“喜迎十七大”和“祖國萬歲”。當日,北京朝陽區六里屯街道的群眾走出家門,制作墻報,表演節目,喜迎十七大。新華社記者陳建力 攝
隨著大會召開日期的臨近,人們對十七大的關注日漸升溫。
在北京市勁松社區工作18年的社區事務助理、黨支部副書記董學法深有感觸:“社區內的大部分居民都知道十七大哪天開,百姓在一起聊得最多的也是十七大。大家都希望,這些年出臺的那么多好政策能保持穩定,能得到進一步落實。”
“這幾年農民的負擔減輕了,就連‘皇糧’也免了。隨著十七大的召開,肯定有更好的惠農政策出臺。”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農民馬元生說。不久前,民和縣農民拿到了2007年糧食直補及綜合補貼金,7萬多戶農民從中受惠。
正在北京旅游的西藏日喀則居民桑吉說:“十七大將要召開,我們期待著黨和國家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提供更多支持措施,逐步縮小少數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
河南省連續三年向群眾承諾辦“十件實事”,涉及上學、住房、醫療、就業、交通、扶貧等方面,初步形成了為民惠民的長效機制。河南商城縣農民張友全說,“黨和政府對農民的好,那是沒得說。要說建議,就是中央給農民那么多好處,別讓化肥農藥漲價給抵消了。”
“我們一個鎮有三個污水處理廠,基本將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截留。”江蘇昆山市千燈鎮黨委書記王金興說:“經濟條件好了,人民群眾對生產環境、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是許多經濟較發達地區面臨的新課題,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秦山核電二期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的大型核電站。長期在這里工作的肖志勇說:“我們相信,十七大以后,我國自主創新會站在更高的起點,跟蹤世界先進技術,將原始創新和引進技術相結合,結合國內實際再創新。”
樸實而殷切的期盼,源于人民對黨的信任。從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到奮起直追的中西部地區,群眾期待著在黨的帶領下,生活中的煩心事越來越少,小康步伐越走越扎實。
對十七大的關注,在網絡世界同樣能感受到它的“熱度”。一家網站開通“對黨說句心里話”專欄,短短一天就有700多名網友鄭重留言。幾家主要新聞網站上,對十七大的留言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泛:十七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必將續寫歷史新輝煌;確保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惠及全民;對腐敗分子絕不能姑息養奸;把百姓看病、住房、上學等民生問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拿出更有效的辦法……
一句句心里話,凝聚著人民對黨的堅定信任;一條條建議,體現著干部群眾對黨的殷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