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10月27日,參觀者在性文化實物展覽上參觀。新華社特供本報圖片

性學學者鄧明昱
中國性學會成立始末
-口述人:鄧明昱-身份:性學學者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性學”領域剛剛解凍,我當時正在首都醫科大學讀碩士研究生,便把視線投入到了這方面。1986年,我先后發表了國內性心理學的首篇論文和性健康教育的首篇論文。
這一年的11月,我參加了首屆青少年心理衛生學術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我和西安科技大學的王友平等人便提出,專門建立一個性學的學術性組織——“中國性健康研究會”。這個倡議得到與會大多數人的支持。
1986年我26歲,王友平也只有20多歲,為了方便工作,我們都覺得要找一位老先生作為研究會的領頭人。在當時談性色變的社會里,性學的研究會太敏感了,我們找了很多老師、領導,最后還是北京醫科大學教授王效道站了出來,出面牽頭擔任了“中國性健康研究會”的籌備組組長,我則擔任總干事。一批對性學志同道合的學者,如潘綏銘、馬曉年等也是籌備組成員。
我們籌備組決定趁熱打鐵,在第二年就召開首屆全國性心理健康學術會議。但要開會,先要有會場。這在北京根本不可能,因為沒有單位敢提供場地給一群人專門討論“性”的問題。無奈之下,我通過家庭的關系,好說歹說敲定了重慶空軍招待所作為這次會議的會址。
1987年10月的重慶已經有了寒意,但我們籌備組卻忙得滿頭大汗。10月5日,眼看著會議就要召開,重慶市委宣傳部一位領導卻突然找到我們說:“你們這個會被取消了,不要開了,通知要參加會的人也別來了。”
我們都覺得這次性學學術會議要“泡湯”了,但沒想到接下來的三天內,還是有40多名代表陸陸續續抵達重慶。除了一部分由于已經上路而沒有收到電報的代表外,還有一部分代表是收到了電報后仍然堅持來的。有的代表說自己就是好奇,要來看看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1987年10月9日,在沒有會議橫幅、沒有主席臺、基本與外部隔絕的狀態下,我們在重慶空軍招待所一間小會議室召開了中國第一次性學的學術會議——“首屆全國性心理健康學術會議”。
會議第一天由王效道教授主持,就在開會的當天晚上,保衛部門突然找來,對我們進行突擊審查。所有的代表都被要求出示身份證明、工作證明。審查我們身份后,一名審查人員很好奇地說,你們都是些做學問的文人,為什么要聚眾搞這種事情呢?
后來,通過王效道教授與有關領導溝通,為期三天的會議得以繼續進行。
1988年11月,我們又在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召開了第二屆全國性學學術會議。全國100多名性學學者參加了會議。中國性心理健康研究會籌備組看上去名頭很大,但實際上我們沒有任何的經費來源,普通的開支都由自己掏錢墊付,而到了辦大會的時候更是連租場地的錢都拿不出來。無奈之下,我們便商量讓潘綏銘去找《家庭醫生》雜志社拉贊助。
潘綏銘教授當時還是講師,是圈內出了名的“書呆子”。《家庭醫生》主編問他需要多少贊助費時,老潘鼓足了底氣說,怎么也要一千塊錢才夠吧。那個主編一笑,說沒問題。
由于這次會議代表和論文都超出了性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決定將中國性心理健康研究會籌備組更名為中國性學會籌委會,并選舉王效道教授任籌委會主任,我被選舉為秘書長。
1989年,中國性學會籌委會在九江軍區招待所召開了第三屆全國性學學術會議,這時候參加會議的代表已經有150多人了。
根據當時的規定,全國一級的學會組織需要會員500人以上,中國性學會要建會,在組織規模上還差很遠。我們1990年在準備第四次全國性學學術會議時,便決定將會議的規模做起來。為了讓各高校、省市一級的醫院和研究機構都知道,王效道、胡廷溢還有我等人,往全國各地寄了一萬多封信。結果第四次性學全國會議來了500多名代表。
在我們的努力下,1994年5月,中國性學會終于在北京成立。
鄧明昱供圖

中國性觀念大事記
□1979年
《大眾電影》封底刊登英國電影《水晶鞋與玫瑰花》接吻的劇照,國內首次公開發表接吻照片。
□1982年
延邊人民出版社《玫瑰夢》被認定為黃色淫穢出版物遭到查禁,當年被查禁的黃色書籍達到30多種,6家出版社被停業整頓。
□1988年
中央美院年輕老師葛鵬仁等人發起油畫人體藝術大展,當年陳醉《裸體藝術論》成為最暢銷書籍。
□1990年
《青春期》教材出臺,中學開始開展性健康教育。
□1991年
官方首次對同性戀進行司法解釋,認為對同性戀同居不宜以流氓行為給予治安處罰。
□2003年
同性戀婚姻提交到全國兩會。
□2008年
浙江大學“婚前守貞”課引發全球華人關于性教育的大討論。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