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腳下的公社
2000年,坂茂實現了他的最大規模紙材料建筑——漢諾威博覽會日本館。同年,他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雕塑庭院中豎立起“紙之拱”。這些取諸自然的材料在世博會后,還將被100%回收再利用,做成學生的練習本。
如今在中國的長城腳下,坂茂設計的別墅,也大受青睞。2003年,SOHO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張欣和董事會主席潘石屹投資,決定在位于長城邊上的山谷,建造一座私人豪華住宅群——“長城腳下的公社”。他們約請了亞洲12位著名的前衛建筑設計師,其中就有坂茂。
張欣給坂茂出了個難題:“你的紙房子大家如雷貫耳,就不要做了,還有什么別的想法嗎?”一向對材料感興趣的坂茂,提出要去建材市場看看。在那里,被人們認為“特難看”的一塊竹膠合板,卻被坂茂相中了。
坂茂要建一所“家具屋”。這并不是靠一根根竹桿立起來的房子,坂茂選擇把竹子劈開,編成席子,再軋成板。他把竹膠合板難看的咖啡色恢復成竹子的本色,又把材料拿回日本檢測它的硬度和堅韌度。為了讓竹子模板的硬度比木頭還強,坂茂做了無數次試驗。最后他終于成功地使竹板從丑小鴨變成了天鵝。
“要讓設計體現當地的文化內涵”。坂茂說,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以一個外國人身份進行中國境內的住宅設計。這座“家具屋”是 “公社”中唯一只有一層的別墅?!爱斘艺驹诨厣希紫雀‖F在眼前的是中國老百姓那小而整齊的、圍繞著寂靜庭院的平房。”
坂茂引用了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建筑概念。他在住宅正中設立中庭,其他各功能區則以基本的方形圍繞在周圍,建筑像一個正方形的盒子??蛷d南、北兩面,大膽使用了玻璃 幕墻,可盡攬山中及庭院景色。同時,坂茂還非常注重私密性,不僅各房間開窗的尺寸不同,隔離效果也非常分明。以至于你一進門,永遠無法在5分鐘內判斷出屋里是否有人,人在哪間屋里,除非那人正大開著音響……
由于坂茂在設計中所體現的社會公德心,2005年,他獲得第40屆托馬斯·杰弗遜建筑獎章,被列入國際建筑界有影響的建筑大師之列。該獎項委員會主席凱倫評價說,在對建筑的美學追求與人類的關懷之間,坂茂找到了平衡點,至今還沒有別的建筑師能夠超越他。(來源:《環球人物》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