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不公”,步履艱難
成立于1945年的IMF,除了在維護國際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的穩定之外,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陷入嚴重經濟困境的國家,提供協助。對于嚴重財政赤字的國家,IMF可以給予資金援助,甚至協助管理國家財政。
但是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IMF提供的經濟援助往往都被指責為“有條件的”:受援助國需要實行IMF建議的經濟改革。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這樣做會影響受援國家的社會穩定,適得其反。
卡恩面對的IMF,自成立60多年來一直備受質疑。尤其最近二三十年,全球大部分的國家都曾經歷了金融體系的崩潰,而IMF在其間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它對危機的遲緩反應和效率低下的彌補做法,都招致不少國家經濟學家的批評,稱其為“讓你病情加重的醫院”。
例如在非洲,高負債國家為換取債務的減免,不得不聽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建議和要求,實施經濟自由化,放開咖啡等農產品的生產和貿易。然而,國家減少對咖啡市場的干預所導致的直接后果卻是咖啡產量的上升,咖啡價格因市場供過于求而迅速下跌,而政府收入卻因進口關稅的降低而減少。總而言之,咖啡出產國的債務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惡化。事實證明,IMF在非洲以及其他地方推行的自由市場模式普遍遭遇了失敗。
卡恩之所以聲稱要給發展中國家更多的投票權,是因為目前發達國家幾乎完全控制了IMF在重大事項上的表決權。因此,卡恩上任之后,最值得關注的便是:他如何在IMF推動一場削弱發達國家影響力的改革,還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國家一個公道。另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經常賬戶順差,大部分已不再需要像以往般“乞求”IMF的援助。如何使IMF不被邊緣化,也是卡恩面對的艱巨挑戰。
這是合謀的結果
每個大人物身后都有更大的人物。卡恩很清楚自己的此次上任是薩科齊和布什聯手操作的結果,深諳外交手段的他當然會投桃報李。
就在法國社會黨人紛紛“向右轉”之時,同為社會黨人的卡恩,選擇向薩科齊這個強勢的總統效忠是必然的一步。對此法國一家媒體這樣哀嘆:“你怎么可能重建一個黨,尤其是在薩科齊一塊一塊把它的墻角挖空的時候?”這其中最具重量級的一塊“墻角”就是卡恩。
卡恩被選中IMF總裁意味著,繼歐洲央行行長讓·克洛德·特里謝、WTO總干事帕斯卡·拉米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行長讓·勒米埃爾之后,法國人第四次把三色旗插上了大型國際機構的主席臺。對一個被認為陷于長期衰落的國家而言,這種情況無疑是很令人欣喜的。
所以,在“IMF總裁爭奪戰”打響之初,薩科齊曾毫不含糊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愿,希望“受人尊敬的,精通多國語言的前社會黨財政部長”能繼任西班牙人拉托的位置,并且把卡恩的名字提前通報給了小布什,得到大西洋對岸的首肯。
至于布什領導的美國,就好像加入了一支世界范圍的大樂隊,演唱曲目叫做“IMF,快反思你的統治!”但那只是臺前給大眾看的部分,根據幽暗的后臺規則,只要在五年任期內保證美國的投票權份額不降低,卡恩就算完成任務了。所以他在以新總裁身份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時候就說,IMF當然需要改造,但他保證“美國的經濟地位不會受到IMF改革的影響”。
革命者當然會從事政治,但是政治人物往往都不是革命者。(來源:《環球人物》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