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2月23日,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前外交部長李肇星,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陳健,前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楊成緒大使,中國前APEC高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嵎生大使做客中國日報網站參加《外交講壇》第一期節目,與網友一同回顧三十年外交風云,把脈新時期外交走向。以下是在線訪談摘要
主持人黃慶(《中國日報》常務副總編輯):大家上午好,今天由中國日報網和外交筆會共同主辦的外交大講壇正式開壇,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兩位尊貴的客人,一位是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肇星,另一位是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陳健。兩位都是資深的外交官,能夠請他們參加開壇儀式,感到很榮幸。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外交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0年前,外交對中國的普通民眾來說是很神秘的,但是30年后,廣大的普通民眾對中國的外交產生了極大的、強烈的興趣和關注。他們有極強的愿望要參與到構建外交新理念和發展的進程當中去。
我們的《外交講壇》應運而生,我們希望外交大講壇一方面由資深的外交官給大家普及外交知識,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外交大講壇集民智、民意,使中國的公共外交能夠發展的更健康,使我們的外交事業能夠蒸蒸日上。下面請李肇星主任委員和陳健會長致詞。
李肇星:謝謝,祝大家都好,也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今天我更愿意作為一位資深的中國日報讀者,而不是別的身份,來參加這個活動。祝賀和感謝多年以來中國日報和中國日報網站對中國外交工作的支持,祝賀和感謝他們為中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各國人民的相互理解所做的貢獻。謝謝。
主持人:下面請陳健會長給大家致詞。
陳健: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參加外交大講壇的啟動儀式,首先祝賀外交大講壇能夠取得圓滿的成功,進一步拉近外交和中國人民之間的距離,使得中國的外交得到廣大中國民眾的了解、理解、支持和擁護。在此,我預祝大講壇取得圓滿的成功。謝謝。
主持人:我這里有網民的一個問題,請兩位資深的外交家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是,外交部是最早設立發言人制度的政府部委,兩位都曾擔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一定程度上是中國面對世界的窗口,作為發言人你們如何應對海外媒體發布權威聲音?碰到一些比較刁鉆的問題,怎樣解疑授惑,準確權威的信息發布,對外交工作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謝謝。
李肇星:要永遠說實話,永遠不說假話,努力多說對祖國和平發展事業有用的話。同時中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也可以說要永遠努力多說對全人類進步事業有用的話。要做到這一點,就是多說對中國的發展和世界人民共同發展有益的話,并不容易,就需要多學習,多向書本學習,多向實踐學習,多向自己的領導學習,更要多向群眾學習。向中國人民學習,也向世界各國人民學習,這樣就能夠逐步的做到多說一些對聽眾有益、對自己國家有益、也對世界人民有用的話。
我個人不大贊成,或者一般的說不大贊成,記者提的問題有的是友好的,有的是刁鉆的,或者是比較刁鉆的。如何提問,按行業分工來說是記者的事,如何回答,是發言人的事,希望發言人和記者都能平等相待,共同的擺事實,多讓事實溝通人和人之間的想法。使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的人民多增加相互的了解、理解和友誼。謝謝。
主持人:謝謝李部長。陳會長。
陳健:李部長是我的前輩了,在他之后有機會擔任外交部發言人,向他學習了不少,也向其他的前任學習了不少。我作為發言人有一條很重要,就是需要通過西方的媒體,把中國的聲音傳達出去要達到這一點,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要盡可能尋找中國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交匯點,使得中國的立場能夠更好的得到發布。
主持人:謝謝陳會長,我們的簡短的開講儀式正式結束。下面就請幾位大使正式開課,謝謝大家。
(環球在線: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