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場大雪以來,陷入混亂的歐洲航空隨著天氣的好轉終于在這兩天開始恢復。受大雪影響最為嚴重的航空樞紐倫敦希斯羅機場12月21日晚上已開放其第二條跑道,機場航站樓過度擁擠的情況得以緩解,一些被滯留多天的中國乘客開始陸續回國。
可截止當地時間12月22日下午(北京時間23日凌晨),仍有部分中國旅客滯留機場。
從倫敦市中心帕丁頓(Paddington)通往希斯羅機場的快軌上,記者遇到了拖著兩個大箱子、還背著一個大書包的22歲王佳醒。這位在英國南部海邊城市南安普頓讀大四的寧波女孩原本預定乘17日荷蘭航空公司經阿姆斯特丹轉機回上海。由于突如其來的大雪,17日當天和18日的該航班均被取消。
不過稍有安慰的是,荷蘭航空反應很快,及時幫她訂到了26日英國航空公司從倫敦直飛上海的航班。
由于機場人滿為患,王佳醒只能拖著行李返回倫敦市區臨時尋找賓館落腳。而圣誕購物季、旅游高峰期來臨,倫敦酒店坐地起價。王佳醒只能花一個晚上170鎊(合人民幣約1800元)的高價在帕丁頓火車站附近先住下來再做打算。面對如此混亂的情況,一些同樣被滯留的旅客已經紛紛退票,放棄回國計劃。
抱著一定要回國的決心,現金所剩無幾的王佳醒輾轉通過朋友借到300鎊以解燃眉之急。在接下來的幾天,她不斷地往返于機場和市區之間,和航空公司交涉,在網上查機票情況。通過不懈努力,她21日在英航公司網站上查到22日下午倫敦直飛上海的航班有兩個空位,便立即給英航提供的訂票熱線打電話要求定位。
原以為順理成章的電話改簽定位卻遇到了不可預知的難題。先是英航官方的訂票、改簽電話始終無人接聽。經過1個鐘頭18分鐘的等待,電話那一頭,英航的工作人員卻一口咬定22日的航班沒有空位。“這個電話總計打了1個鐘頭29分鐘,花了10鎊多電話費,可還是沒能訂到座位。”
但英航網站上的兩個座位仍然清楚地顯示在那里。倔強的王佳醒不愿放棄,她立刻跑了一趟機場,找到自己原本訂票的荷航工作人員,最終通過荷航找到英航定位成功,登上了22日下午飛往上海的班機。
在希斯羅機場五號航站樓等候行李交運的人群中,經過一番折騰的王佳醒顯得十分疲倦,說這幾天花的錢足夠再買一張機票回國。她憤怒表示,今后“再也不會選乘英航的航班,因為服務太差了”。
等!別無選擇
五號航站樓于2008年春天投入使用,是希斯羅機場所有航站樓中間最新的一個。里面空間寬敞、設施完備、各種指示也算明確。與王佳醒相比,那些原本預訂停靠在老舊的三號航站樓班機回國的中國旅客則顯得更加倒霉。而三號航站樓卻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香港國泰航空固定的停靠站,自然也就聚集了更多的中國乘客。
在狹窄的空間里、昏黃的燈光下,三號航站樓里人頭攢動,中間有不少操著各地鄉音的中國旅客。自從國航18、19號取消直飛北京的CA938航班后,這些拖著大包小包男女老幼,或站或臥,喝冰冷的礦泉水解渴、吃食品店的三明治充饑。有的乘客雖然已經被滯留了三天,卻不愿意放棄。他們時不時去國航柜臺打聽最新的航班,期待及早擠上新來的回國航班。可由于現在是回國高峰,很多飛機很難有足夠的座位,因此多數時候他們只能失望而歸,回到自己臨時的“鋪位”(往往是一個靠墻的角度地鋪)。而歸心似箭的人們又不愿意離開機場,因為他們怕自己錯過一點消息。
而且希斯羅機場附近的酒店也借此次航空混亂坐地起價,大賺不義之財。
英國當地專業酒店預訂網站hotels.com發言人艾莉森?庫珀(Alison Couper)向記者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希斯羅機場附近一些酒店的價格漲了三倍多。
一位40多歲的當地旅客稱自己花570多鎊(合人民幣近6000元)定了三個單人間。機場旁邊假日酒店(Holiday Inn)22日晚標準間的價格是233.83鎊,但下個月的價格僅為83.43鎊一晚。
就在今年夏天旅游高峰期時,全倫敦市酒店的平均價格也不過154鎊一晚。
所以多數人只能將希斯羅機場作為臨時避難所,等待消息。人群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年人向記者傾倒苦水。這位中國某地方官員是20天前隨團來英國出差培訓的。原計劃19日回國的他已經在機場等待了三天。他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其19日當天航班剛被取消時在機場拍的照片,還連說帶比劃的描述那種“前胸貼后背”的情景。
“機場應急太差,假設那個時候有火災或者恐怖襲擊真是跑都跑不出去。當時總計有1000多中國人困在機場”,他如是說。鑒于此,希斯羅機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過去幾天一直是禁止非持有效機票乘客進入出發大廳。加上21日晚上天氣好轉,有些航班順利離開,因此22日3號航站樓人數比過去幾天有所減少。
這位中年人稱同行的20多人中已經有10多人臨時買了其他航空公司的機票回國。而剩下的不到10人由于不愿意再花錢買票,只能這么等下去,“直到哪天國航飛機有座位能把我們捎帶回去。”
當被問道為什么不退掉國航機票另購買其他航班回國時,這位中年人說不是因為不想退,而是因為國航拒絕給他們退票,因為他們買的是團體票。“換句話說,那些走掉的團友是多花了一張機票錢回國。”
而據記者了解,很多歐洲大型航空公司在處理這次事件都是無條件給被滯留旅客退票或改簽。而哪怕是在平時,荷航的規定最為明確,凡航班被延誤五小時以上或者被取消都可以無條件退票。
這位旅客還對國航的其他做法提出了質疑,例如“為什么19日當天沒有人出來安排,而僅僅是在國航柜臺邊一根柱子上用貼出一張全英語的改票通知,哪怕乘客中有大量中國人?”, “為什么不可以臨時增派一架飛機來把滯留旅客接回?”
面對這些疑問,記者22日多次致電國航在倫敦的熱線電話,但一直處于忙碌狀態,無法接通。而倫敦當地的華人旅行社則介紹了此次航空混亂中的一些情況。
英國最大的華人旅游公司歐美嘉旅游有限公司旅游部王小姐說,相比那些非直飛、而是在某歐洲國家轉機的航班,國航航班此次受影響相對較小。據旅游公司掌握的消息,國航飛北京的航班只有18、19日的被取消,20日以后的都正常起飛了,所以受影響的航班已經將旅客分批安排到20日以后的航班。
有關國航的航班受影響信息目前尚未得到國航方面的確認。
12月22日,中國旅客滯留英國希斯羅三號航站樓的情景。(攝影:張海洲)
人多,旅行團寸步難移
王小姐還說,該公司一個18人的旅行團原計劃12月20日乘坐英國航空公司的飛機返回北京,但是受大雪和惡劣天氣影響,當天希斯羅機場取消了大量航班。這18名乘客在希斯羅機場一直等了4個多小時,最終還是被告知航班取消,只好無奈返回倫敦,重新訂酒店入住。
而且被取消的航班只能將乘客拆分到其它航空公司的空余座位,這個18人的團人數較多,不便安排,返回時間一直未能確定。乘客們雖然不用在機場苦苦等待,但需要一直不停地和航空公司聯系,等候安排、尋求解決,很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寧。
最后,幾經聯系,這18個人的團被分拆兩部分,目前的消息是暫定分別乘坐25日和26日的航班返回北京。
此外,歐美嘉旅游公司還有兩位原定19日返回北京的散客,同樣因航班取消而被安排到26日返回。
在倫敦擔任導游8年的賈先生也透露,他帶的一個來自湖北武漢的團,原計劃19日返回北京,現在行程被推遲了兩天,乘客們都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在導游的幫助下,重新找酒店住下來,在倫敦再逛逛。不過,由于天氣寒冷,時不時還下雪,客人們似乎也是興致索然。
而就在記者寫稿之時,媒體報道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特別加開額外航班赴英國北部曼徹斯特接回250多名滯留的香港學生。該額外航班已經于香港當地時間22日晚抵港。
12月22日是中國傳統的冬至佳節,那些被滯留在三號航站樓的大陸旅客依然只能等候,在擁擠的倫敦機場忍受英國多年不遇的寒冬。
大雪導致旅客滯留機場(圖片來源:英國媒體)
無奈、疲憊
與其相比,那些機票更為靈活的乘客選擇就更為多一些。
22日下午,記者在希斯羅機場三號航站樓安檢口外遇到了21歲的上海女孩李潔明。被滯留了兩天后,她退掉了原來定的荷航機票,花了500多鎊重新買了一張阿聯酋航空經迪拜轉機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回北京的機票。
由于機票已定搞定,距離登機時間還長,李潔明也不甚著急。席地而坐,靠墻悠然讀起美國作家梭羅的作品《瓦爾登湖》。
李潔明在美國讀書,是第一次到英國旅游,然后再取道倫敦回國。由于航班被延誤,原本計劃三個星期的休假被縮短到兩個多星期。
雖然即將登機回國,而和那些多數經歷過被滯留的中國旅客一樣,李潔明留在倫敦的只能是無奈和疲憊。
比這些被滯留乘客更緊張是那些原計劃即將回國的當地中國人。
30歲的李強和妻子劉蕾已經是第二次經受這種煎熬,因為早在今年4月15日,這對年輕夫婦便因為冰島火山灰導致航班被取消而一再推遲行程。這次他們訂了26日的回京機票,沒想到又遇到了大雪。
他們在英國工作,此次回北京要去看望父母和孩子,同時也有公務。得知希斯羅機場有不少航班被取消和推遲,大量旅客被滯留的消息后,他們還是有些擔心。
李強說:“真希望這次不要像4月份的時候,當時受火山灰影響,我就沒能及時回北京。” 回憶起那時不停打電話詢問航空公司何時能起飛的情形,李強開玩笑說:“如果這次再被大雪影響回國之行,我是不是中大獎了,呵呵。”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張海洲、張春燕發自英國倫敦 編輯: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