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5日12時25分(北京時間6日零時25分),美國航天局的“朱諾”木星探測器由一枚“宇宙神-5”運載火箭搭載,從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如果一切順利,重達4噸的“朱諾”將依靠它三塊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驅動,在太陽系內飛行32億公里,于2016年7月抵達木星軌道,并在木星輻射帶中運行,一年繞木星極地約33圈。
古羅馬神話的主神叫朱庇特,女神朱諾是他的妻子,朱庇特也是木星的拉丁文名字。“朱諾”探測器抵達木星軌道后,將研究“朱庇特”的內部構造、大氣、極光、磁場以及是否存在水和固體內核等。
木星是太陽系內體積和質量最大、自轉最快的一顆氣態行星。它的成分和太陽極其相似,科學家認為它是太陽系最古老的行星,在太陽形成后就已誕生。“朱諾”項目首席科學家斯科特·博爾頓說,通過研究木星可以追溯太陽系歷史的源頭,了解究竟是什么促使行星生成,為什么行星的成分與太陽有區別。
“朱諾”是迄今人類發射的依靠太陽能驅動、預計飛行距離最遠的宇宙探測器。木星和太陽直線距離約8億公里,是地球和太陽距離的5倍多,木星上照射到的陽光只有地球陽光的二十五分之一。為了捕捉旅程中越來越暗淡的陽光,“朱諾”的三個太陽能電池板面積巨大,每塊有8.8米長、2.7米寬。這些折疊的太陽能電池面板完全打開后,就像風車的葉片一樣。
“朱諾”上裝有9臺探測設備,包括一部廣角彩色攝像機,可以向地球發回彩色圖像。這些設備分別探測木星內部結構、大氣成分、大氣對流狀況、磁場等,所獲得的信息將通過高增益天線發回地球。
此前已經有8個探測器曾飛向或接近木星及其衛星,包括上世紀70年代的“旅行者”號、后來的“先驅者”號、“伽利略”號、“尤利西斯”號等。特別是1989年發射的“伽利略”號,曾獲得大量有關木星的探測數據,但2003年“伽利略”號已按計劃墜毀于木星表面。
(來源:新華網 編輯:蔡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