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企業家耗盡億萬家產 建全國最大私人民俗博物館
他地毯式搜尋了整個關中地區,一共找到了8,600多個拴馬樁和其他日常用品,比如能體現當地歷史的家具和廚房用具。
那之后王相繼賣掉了他的七家公司來支撐他收藏的花費。
后來他開始買那些即將被拆除的明清院落。
2002年王開始在西安市郊修建占地500畝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這些院落經過拍照記錄、拆除,然后被運到博物院里。為了讓復建完全忠實原樣,拆下來的每一塊都編了號。就連原址周圍的古樹和土也一起被運來了。
王雇傭的300多名工人都是以前修廟的老師傅,也都是精于木雕、石雕、磚雕的非遺傳承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說:“王為使這些院落免遭拆除而進行的遷址復建是具有重要價值的。”
目前16個院落已經復建完成。開門營業快4年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被專家估價約值800億人民幣。
“只關心錢而不關心文化的人是行尸走肉,”王說道。
但是這個前億萬富翁現在也得想盡辦法來維持博物院的正常運營。
博物院沒有任何政府撥款或商業投資。運營資金全部來源于門票收入和王剩下的積蓄。
“我關心的是給我的工人按時發工資,不然他們都跑了,”他說道。
每年支付300個工人和其他員工比如保安和導游的工資需要花費3千萬。
王現在考慮在博物院里提供傳統過壽和婚禮儀式服務來增加收入。
“我媽告訴我要做一個好人,要做對的事,”他說道。
“這就是對的事。”
(來源:中國日報 張子軒 盧宏艷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