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雷鋒有個約定
俱樂部主任陳廣生:“前些天我們還約定,有時間再接著采訪……”
我是雷鋒生前所在團俱樂部主任陳廣生,今年81歲。
大概1960年七八月份,雷鋒事跡開始傳開。當時連隊到團政治處匯報,常常講起雷鋒的事跡。我平時愛寫點東西,所以也經常聽匯報,找素材。
一天,團里收到兩封表揚信,一封明確找雷鋒,另一封找一個小個子兵,原因都是送了100塊錢。那時候正是3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200塊錢是個很大的數字。團政委韓萬金當時就說,雷鋒這小伙子真了不起!
也有人不理解,雷鋒從哪弄這么多錢?我主動請纓,陪著宣傳股長吳廣信到運輸連調查,開座談會,找雷鋒本人談話。原來雷鋒在鞍山當工人工資比較高,家里又沒有什么負擔,所以攢了一些錢。
回來后,我根據談話記錄寫了一篇《雷鋒同志模范事跡材料》給政委看。因為用的第一人稱,政委覺得有點文不對題,但感覺雷鋒文化程度不低,決定讓雷鋒自己再改改。過幾天,雷鋒把標題改成“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
這個標題深深觸動了我,我后來這么多年堅持寫雷鋒宣傳雷鋒,就是因為這句話。吳廣信看了后也說這個兵不簡單,不是文化程度問題,而是感情問題。根據這些素材,我寫了一篇報告文學《向陽坡上長勁苗》,但一直沒有發表。
后來,我到連隊施工現場繼續補充采訪,每次找雷鋒談話,他都說忙,沒空。有一次我急了,那時候喬安山和他開一輛車,我把小喬拉下車,給雷鋒當助手。車上,我問什么雷鋒都不吭聲。半路上,他終于停下車說,別再寫我了,我才當兵不到兩年,能有什么先進事跡?都是一個戰士應該干的,都是為人民服務。
政委問我去運輸連有什么收獲,我回答雷鋒不讓宣傳。政委說,他越不說,我們越要宣傳,無名英雄更值得宣傳。
雷鋒到哪兒總是背著書包,里面裝著日記本和書,我記得有雷鋒自己花錢訂《詩刊》《人民文學》,還有蘇聯小說。我們俱樂部有許多書,雷鋒常常去借。
接觸的多了,我們關系越來越好,采訪也越來越順利。
1962年8月15日那天,團政治處一個秘書突然給我打電話,老陳,運輸連的雷鋒犧牲了。我一下子就火了,開什么玩笑!我不相信。我滿腦子雷鋒,你竟然說他犧牲了!前些天我們還約定,有時間再接著采訪……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