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學家提治癌新方法 用替身老鼠尋找最佳藥物
醫生可以更大膽地在替身老鼠身上不斷嘗試,找到適合患者的治療藥物。
綜合國外媒體3月21日報道,上周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年度會議的研究人員大膽設想,將來癌癥患者入院治療時,醫院可能不僅要給他開各種體檢和化驗的單子,而且還會分一只專為他個人服務的存在免疫缺陷的老鼠。這只小家伙的任務就是接受該患者的組織移植,在體內仿建患者的免疫系統或者培育出和他相同的癌變腫瘤,這樣醫生就可以更大膽地在老鼠身上進行治療嘗試,為患者找到最有效的治療藥物。
澳大利亞有兩組研究員一直在從事個人專屬化老鼠替身的研究,他們認為這一方式可以幫助醫生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內科醫生可以在老鼠身上放心嘗試不同的藥物組合,如果效果不顯著或者犯了一些錯誤,影響都不大,因為實驗對象只是一只老鼠,而不是患者本人。
拿最近的一項研究為例,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癌癥研究員肖恩·格里姆蒙德和他來自澳大利亞胰腺癌基因組發起運動的同事,分析了一名患胰腺癌病人的腫瘤,確定了那些令癌細胞易受特殊藥物影響的突變。研究人員把該患者的癌變組織移植到一只老鼠替身中,然后用藥物絲裂霉素C對老鼠嘗試治療,初步結果顯示老鼠身上的腫瘤有縮小跡象,研究人員推測該藥可能對病人是有效的,不過遺憾的是,這位患者沒有等到接受該藥物的治療就已去世。
美國目前被診斷出胰腺癌的患者中只有不足5%能活過5年,現在普遍的治療方法就是用藥物吉西他濱,但是這也只能延長患者壽命1年時間左右。所以從事這類研究的科學家認為,該方法將來可能受到醫學界的歡迎。“理想的情況是早點把類似的研究搞起來,這樣當癌癥患者開始排斥普遍的治療方法時,醫生手中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嘗試,”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的腫瘤專家曼努埃爾·伊達爾戈說。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劉純萍)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