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定于1月16日啟程赴東南亞,對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進行訪問。此前,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剛剛結束對菲律賓、新加坡、文萊和澳大利亞的訪問。
日本領導人密集訪問東盟國家有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的考慮。政治層面,日本向來對美國亦步亦趨,頻繁出訪東盟國家的目的之一是與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保持一致。日本還希望拉攏東盟,以便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有共同對華的步調,在未來構建亞太政治安全格局方面占據有利地位。經濟層面,安倍晉三再次擔任首相后急欲振興日本經濟,東南亞作為世界經濟中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對拉動日本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外相此前出訪并未完全如愿
岸田文雄在剛剛結束的東南亞之行中,每到一地都要把中國掛在嘴邊。10日,岸田文雄與菲律賓外長就雙方加強海上安全領域合作達成一致,日本力圖與菲律賓深化合作關系,以牽制中國。11日,他與新加坡外長就釣魚島問題和南海局勢交換了意見。12日,他與文萊外交與貿易部長舉行會談時聲稱,如何應對中國是雙方共同的課題。日本共同社15日報道稱,日本希望通過岸田文雄這次出訪構筑對華包圍圈,但這一想法未能如愿。新加坡、文萊希望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冷靜應對,與中國維持良好關系。澳大利亞外長也認為“同日本加深關系與強化澳中、日中關系不矛盾”。東盟各國和澳大利亞受中國經濟影響大,擔憂亞洲兩個大國對立是目前的實情。
日本《每日新聞》分析稱,安倍外交的雛形已經形成。如果說日美同盟是安倍外交的支柱之一的話,和印度、東盟國家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強化合作就是另一個支柱。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趙洪對本報記者說:“日本和東南亞部分國家與中國有領土糾紛,雙方都有制衡中國的需求?!痹撔|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則認為,東盟國家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較深,日本做不到“包圍中國”,在制衡中國方面日本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也對本報記者說,安倍出訪東南亞實際上是無奈的選擇。美國察覺到了安倍的民族主義傾向,因此不愿接待安倍。美國已經意識到了在東南亞沒有和中國對抗的能力,因此日本“串通”和中國有領土糾紛的東南亞國家制衡中國的企圖只能破壞東南亞地區的穩定,給美國制造麻煩。
由于日本近期與周邊國家爭端頻發,政治與“右轉”日漸明顯,這一危險的趨勢引起一些輿論的質疑?!堆偶舆_郵報》日前刊登評論稱,安倍談論修憲以發展軍事力量,這些跡象都令人擔憂右翼分子甚至極端民族主義政客控制日本政局,引發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安倍政府若炫耀日本軍事力量并為其殖民歷史辯護,只會令其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被孤立。
>>延伸閱讀:
日本唯一擁有傘兵部隊的陸上自衛隊第一空挺團(位于千葉縣船橋市)13日在該縣習志野演習場進行了空降訓練。訓練以收復敵占離島為假想,面向普通民眾公開??胀F每年1月都進行公開訓練,不過以保衛島嶼為假想則尚屬首次。 [詳細]
1月11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內閣會議決定的緊急經濟對策召開了記者會。在記者會上,安倍稱,“堅決保護海洋與領土的姿態沒有絲毫改變,在此問題上將沒有與中方談判的余地”。他同時還表示,“希望返回戰略互惠關系的立足點,改善日中關系”。[詳細]
國防部:日本自衛隊活動是產生海空安全問題的根源 中國軍隊保持高度警惕
針對日本媒體報道中國軍機進入日本領空以外設置的防空識別區問題,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官員1月11日在回應《中國日報》記者問詢時表示,10日,中國軍隊一架運8飛機在我溫州以東、東海油氣田西南空域進行例行巡邏時,發現日本航空自衛隊2架F-15飛機對我進行近距離跟蹤,同時日方還有1架偵察機也在這一空域活動,對此中方起飛2架殲10飛機進行了查證和監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