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徒報》網站2月3日報道】題:北京轉向婆羅多舞(記者阿南特·克里希南發自北京)
最近一個雪花紛飛的周日,北京郊區一座沒什么明顯特征的公寓樓里回蕩著規律的節奏。
一間小練習房里,14名年輕的中國學生在冰冷的木質地板上踏著步。她們的老師盤腿挺直坐著,還拍手打著快節拍。
這可能是北京任何一家藝術院校都會有的場景。但這家舞蹈學校有些不同:每個周日上午,來自北京各地的中國青年聚到這里不是為了學京劇或芭蕾舞,而是為了學婆羅多舞。
金姍姍的舞蹈學校創辦于2005年,最初只有區區幾個學生,而今在這里接受培訓的學生有20多人———從5歲的初學者到專業舞蹈演員。
現年40歲的金女士可能是中國唯一受過專業培訓的婆羅多舞老師。她在印度的求學經歷很豐富。金女士早在25年前就被領入印度舞這個領域,她當時遇到了中國著名的芭蕾舞女演員張俊。
張俊在上世紀60年代將印度古典舞帶到了中國。這位著名舞蹈演員去年在經歷了與癌癥的抗爭后不幸去世。金女士于是考慮通過自己開辦學校繼承恩師留下的這份遺產,并讓其繼續煥發活力。金女士7年前開辦了這家學校,她當時也沒有太大的抱負。
金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當時只打算教我的女兒,有幾個朋友鼓勵我,要我也教他們的孩子跳舞?!倍?,她每周要教20多個學生,分別為初學者、中等水平者和高級舞蹈演員上課。她最小的學生只有4歲,高級班的許多學生則都是北京精英藝術院校的大學生。
金女士計劃擴大學校的規模,將其辦成一所向中國介紹印度藝術的文化中心。她在近期還希望邀請印度著名的舞蹈演員、藝術家和音樂家到北京訪問。
金女士認為,中國人現在對印度文化越來越感興趣了,其學員人數穩步增加就是一個明證。她說:“在中國,學西方芭蕾舞和鋼琴的人太多了。中國人很喜歡寶萊塢。他們而今也開始認識到印度古典舞的魅力和優美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