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幾周在北京朝陽區居住的盧錦華一家就要去家附近的餐館來次小型的家庭聚餐,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的氣氛羨煞旁人。但是盧大媽卻不太喜歡參加,因為每次愉快的聚餐總是以令她不太高興的情景結束。
買完單后,每當節儉了半輩子的盧大媽招呼服務員要把所有的剩菜都打包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拿起衣服快步的把她拖到餐廳外。每次大媽進家門的時候嘴里都叼念著“太可惜了?!辈贿^,上周末的聚餐細心的盧大媽發現了些小的變化讓老人家感到非常高興。
盧大媽發現每個餐桌的桌牌上都清楚的寫著八個字“節約糧食,浪費可恥”。同時跟每次服務員拼命讓多點菜又推薦價格高的菜不同,這次在她們點了七菜一湯之后,服務員說量差不多了,建議她們如果不夠可以再點。最讓老人高興的還是吃完飯后老人的兒子主動要求服務員拿打包盒把剩下的菜打包。
盧大媽說:“我過去在農村生活過,知道這種糧食種菜多辛苦。看見孩子們都知道節省了我真的很高興, 這是我在這個飯店吃的最高興的一次。”
盧大媽平常忙著看小孫子,很少看報紙很新聞,她不知道不僅是在她去的飯店,而是一場反對鋪張浪費,提倡節儉的運動正在全國范圍內展開。
中國農業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人的餐桌浪費高達2400億元,我國餐飲業一年浪費的脂肪和蛋白質相當于兩億人一年的口糧。另一組數據更證明了反對浪費的必要性那就是目前我國還有1280萬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1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習近平同志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要批示的通知》, 表明了中央新一屆領導人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為了貫徹落實好這一精神,全國個省區市也都積極行動起來,制定了當地自己的反對鋪張浪費的舉措。比如河南省就規定公務用餐僅限于四菜一湯并且不許上酒;貴州省規定對外接待就餐時間不超過45分鐘。
這一倡議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響應,很多商家也紛紛行動起來。1月24日北京市商務委、市餐飲行業協會、北京烹飪協會、北京西餐協會對外發布《餐飲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推出多項反浪費措施。首批10家大型餐飲企業的749家門店響應,逐步向消費者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熱菜拼盤”、免費打包,鼓勵把沒吃完的剩菜打包帶走。
值得欣喜的是,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凈帶走的“光盤運動”也正在民間興起,并得到許多民眾、公益組織、特別是網民的熱烈響應。它以自然簡單、人人皆可參與的方式倡導節約,給目前喧囂的社會帶來了一股難得的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