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月15日日本戰敗日臨近,日本右翼再度情緒亢奮,行使集體自衛權、效仿德國納粹修憲等激進言論相繼出籠,3名內閣大臣表示可能要“拜鬼”,安倍一手秀和平一手玩擴軍。本報就此專訪著名日本問題專家、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周永生教授,解析日本政壇動向。
1 北京晚報:雖然安倍釋放出可能不參拜靖國神社的信號,但3名內閣大臣表示將會參拜,這與安倍的縱容慫恿不無關系,反映了日本政壇什么動向?日本民眾持什么樣的態度?
周永生:這說明了日本政壇右翼勢力還很猖獗,上世紀90年代內閣大臣如果要“拜鬼”面臨著辭職的危險,自從小泉開了不斷參拜的先河以后,由于中日關系、日韓關系陷入了低谷,后來的日本領導人有所收斂,尤其是民主黨執政時期內閣大臣都不去參拜。
安倍執政后重拾右翼強硬政策,比小泉有過之而無不及,小泉的參拜行為帶著種跟中韓致氣的成分,而安倍大不一樣,他不時流露出贊美軍國主義的言辭,骨子里非常懷念日本侵略擴張時代的威勢和軍國主義的政策,但是礙于國內國際因素他本人不便于去參拜,所以他以所謂不干預的態度而本質上放縱大臣去參拜。安倍不讓自己成為焦點,但是讓內閣大臣不斷去突破底線,其最終目的是想達到讓所有的人包括日本國內的左派力量,包括中國韓國,承認不斷參拜的事實,借參拜來否定侵略歷史、美化侵略戰爭。
日本民眾并不希望日本的政治家通過參拜形式挑起紛爭挑起矛盾。小泉時代是一半民眾支持一半民眾反對,支持的這部分民眾也并不意味著他們贊成軍國主義路線,而是覺得小泉有“骨氣”,敢和中國對抗,很大一部分人是抱著致氣的心理。而今天日本民眾支持安倍等人參拜的心態有所不同。因為安倍等人不斷鼓噪過去對外侵略的軍人是為國家作出犧牲的,混淆了一些民眾的視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骨子里贊同安倍的觀點。目前還沒有日本國內輿論調查顯示支持參拜人數已經超過50%。
2 北京晚報:10日起,日本進入盂蘭盆節假期。安倍與夫人離開東京休假10天。近年來的其他幾任首相從未休過如此長的盂蘭盆假。安倍為何在此時休這么長的假期?
周永生:安倍在此時休假有點玄機。他不想成為參不參拜靖國神社的輿論焦點,所以故意避開東京這個政治中心,到山梨縣的別墅去度假,這樣對右翼就有所交代。另一個方面,他是借度假的名義,避開選擇參拜靖國神社的政策,來向中國和韓國示好。他把參拜靖國神社或者不參拜靖國神社都當作一張牌來打:當對抗比較強硬,他不太想改善中日關系的時候,他就表態應該去參拜后悔沒去參拜;當他覺得中日關系不得不改善甚至有點意向要推動中日關系改善的時候,他就避免陷入是不是去參拜的漩渦。
3 北京晚報:近日,日本“出云”號直升機航母成為焦點,周邊國家和地區一片嘩然。日本為何此時推出“準航母”?日本的軍工業在這幾年有何發展?
周永生:“出云”的命名和下水,表明安倍政權將日本進一步軍事化的野心。日本政府是非常會打小算盤的,在原子彈爆炸紀念日這天下水,一定程度上也有向美國示威的意思,顯擺自己國家和軍隊已經站起來,已經有了自己的航母,目標就是要徹底修改憲法。“出云”號背負著罪惡的歷史。它曾是日本侵華戰爭的主力艦。選用“出云”說明安倍政權還在懷念著過去大日本帝國的威勢,實際上日本一直沒有徹底放棄這種妄想,二戰后海軍自衛隊的軍艦幾乎都是以戰前軍國主義時代的軍艦來命名的。
“出云”的下水也表明日本的軍工業發展迅速,日本的造船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其實力不容小覷。隨著右翼和保守主義思潮不斷涌現,日本“修憲”鬧劇一再上演,為日本軍工發展提供了更多契機,當然這也離不開美國的庇護和縱容。
4 北京晚報:日本內閣府發表報告稱,對生活感到滿足的民眾的比例已經升到71%,如何看待安倍經濟學?
周永生:安倍在眾院勝選得益于經濟改革,安倍經濟學就是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多發行紙幣,多投資等,由于安倍的鼓動和宣傳,確實已經使日本經濟恢復了元氣,獲得了增長。但是安倍經濟學要想使日本經濟長期增長,必須依賴外部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這也是安倍要同中國改善關系的一個重要的內部政策因素。
目前中日雙方都有改善關系的需要。就中國來說,中國需要和日本搞好經貿關系,利用日本的投資和市場,日本對中國的需求的強烈程度更甚,如果沒有中國市場做支撐的話,安倍經濟學很難長期維持下去,甚至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危險。在兩國關系方面,中國需要觀察安倍的動向,耐心等待。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蔡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