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教授說他們的項目研究數據來源于艾瑪迪斯歐洲公司數據庫,此數據庫包括在歐洲43個國家注冊的超過1900萬個公司全面的財務和業務數據。
由于中國投資者在數據庫中的信息可能不完整,張教授說中國在歐洲的真實經濟投資規模應該比報告中的稍微大一些。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直接投資者,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今年中國吸引投資和對外投資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投資熱潮正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國際組織甚至已經預測中國到2017年將成為凈投資者。
據報告看來,雖然中國經濟迅猛增長,歐洲過半的中資企業在盈利,仍有許多(47%)企業呈虧損狀。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超過80%的的歐洲在華企業,甚至超過90%的比利時在華投資者去年都在盈利。
早先于2011年出版的歐中投資報告指出,歐洲約四分之三的中國企業都呈現出積極的盈利狀態。張教授認為,目前歐洲的中國盈利企業在比率上的下降很可能與經濟金融危機帶來的歐洲日益惡化的經濟狀況有關。
張教授說中國公司已經加強了他們在歐洲的跨境并購活動,主要目標是西歐和北歐的知識密集型產業,高科技制造業和服務公司。
張教授說:“這些資產擴大投資不僅僅專屬于中國國有企業,中國的私企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跨境并購中。”根據艾瑪迪斯的所有權數據庫,在歐洲35個國家注冊的7148個中國直接投資企業共計有14707位股東或投資者。其中85%的股東是個人或家庭投資者,其余15%是企業投資者,包括工業公司(占12%)和機構(占2%)。研究發現在過去兩年吸引了相對數量眾多的中國企業并且數量會持續增長的國家有羅馬尼亞,法國,荷蘭,捷克和瑞士;成功吸引了中國投資但中國投資公司數量相對下降的國家有俄羅斯,匈牙利,保加利亞,英國和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