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西邊,中國現在面臨的是美國力量逐漸從中東地區消退而所留下來的遺產。二戰之后,整個中東地區是美國的勢力范圍。在那里,無論是政權建設還是經濟發展,都離不開美國(和廣義上的西方)。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是基于其能源的需要和對其盟國以色列的國家安全需要的考量。
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還是美國以反恐為名對阿富汗、伊拉克的占領,都和美國能源和其他地緣政治因素的考量有關。但是從近年來的發展來看,美國必須改變其在中東的政策。有幾個因素顯得尤其重要。首先,美國的帝國已經過度擴張,導致美國維持帝國的負擔過重。盡管美國還是最強大的國家,但在維持一個擴張過度的帝國方面,已經顯得力不從心。這表明美國必須收縮帝國戰線。
其次,在中東,美國進行了大規模和持續的反恐戰爭,但多年下來,美國發現要消除恐怖主義因素,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二戰之后,美國的地緣政治格局的形成過程中,能源是一個強大的推動力。美國成為能源大國,表明地緣政治格局會出現很大的變化。一旦美國不再依賴中東能源,甚至變成能源出口國,美國從中東減少軍事存在的速度必然加快。
這種地緣政治的變化,對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意味著什么呢?一些人認為,美國從中東撤出,為中國創造了一個機會,就是中國可以填補美國撤出之后所出現的空間。但是,問題并不是那么簡單。要建立一個新的安全構架談何容易!中國面臨如何保護其在中東的利益的挑戰。(鄭永年)
(來源:中新網 編輯:劉世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