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為十分奢侈的袋鼠肉在中國十分暢銷,澳大利亞十分希望中國消費者多消費一些在本國并不太受歡迎的袋鼠肉。
世界貿易組織說,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中國對肉的需求在接下來的八年里將增加近17%。
出口商還沒有得到向中國出口袋鼠肉的允許,但近來澳大利亞官方稱形勢十分樂觀。
農業部長班尼·喬伊斯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我們有許多的相關計劃。
“中國市場廣闊,所以我將會和中國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北京一間飯店的老板王軍說,他很期待袋鼠肉。
他說,如果很美味的話,那么為什么不試一試呢?
牛肉、豬肉和雞肉已是中國的主要肉類,甚至開始大吃貓肉、老鼠肉和狗肉,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肉里有藥用價值,因此當提起吃袋鼠肉時沒人感到這是件冒險的事。
劉心心,一名來自北京大學的學生,她說我們怎么能吃那么可愛的小動物呢?
劉心心的意見同樣得到澳大利亞人的同意,所以當地袋鼠肉的發展十分緩慢。
2008年一份政府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澳大利亞人出于道德不吃袋鼠肉。
其他人不吃則是因為袋鼠是國家的象征,只有15.5%的人有吃袋鼠歷史超過4年的經歷。
澳大利亞已是中國鮮肉的主要供應國,2012/13年季度已提供價值160萬澳元(6910萬新西蘭元)的鮮肉,希望袋鼠產業能在中國有所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