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村相融的新農村
時不我待拼搏干事的濃厚氛圍
2013年12月5日,張場鎮文武村,一條即將完工的水泥路村道連接到了村里的巨桉林基地,“第一書記”葉曉梅在村道旁與村民們商討巨桉林外運,“路通了,1500多畝成材的巨桉樹外賣就方便了。”
葉曉梅的另一個身份是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去年5月,丹棱選派34名縣級部門“一把手”到重點村擔任“第一書記”,幫助發展生產,增進干群關系。葉曉梅到任后,幫助村里爭取到修建村道“一事一議”獎勵補助項目,之后帶動群眾參與,一氣呵成。
在丹棱,能強烈感受到“敢于拼搏、你追我趕,競相跨越、創新出彩”的濃厚氛圍。
丹棱圍繞重大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劃定重點項目工程一線、招商引資一線、征地拆遷一線、鄉鎮工作一線和信訪維穩一線“五個一線”,作為干部“賽馬場”,全面推行“培養干部到一線,發現干部到一線,表彰干部到一線,選拔干部到一線,監督干部到一線”,重用具有“五干”精神的年輕干部。采取“三薦兩評雙向選”方式,從280余名干部中遴選224名優秀干部到“五個一線”進行鍛煉。截至目前,49名一線業績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其中2013年“五個一線”提拔重用干部27名,占提拔干部的75%。
2013年12月11日,在柯美特鋁業擠壓車間,一根根鋁棒源源不斷從流水線前端進入擠壓機,幾個工藝后,一排排整齊的建筑型材就“新鮮出爐”。作為省重點項目——柯美特年產8萬噸鋁型材項目,僅7個月就建成投產,刷新了同行業建設速度紀錄,再創工業建設的“丹棱速度”。
“能夠這么快就建成投產,我們自己都感到意外。” 柯美特鋁業公司總經理張勇對項目保建機制感受深刻,說起聯系對接這個項目的機械工業園管委會副主殷泓就打開了話匣子,“有一天下大雨,由于車間地勢低,我擔心上面的雨水沖下來,7點鐘就趕到公司,結果她來得比我還早,正穿著雨衣和工作人員一起在疏通積水。”
丹棱優化項目促建機制,實行一名領導聯系、一套工作班子、一份倒排工期表、一月一次集中項目現場辦公“四個一”推進機制,全縣130個重點項目全部倒排工期,由縣級牽頭領導負責,對重點項目實行全程跟蹤、全面協調、全程負責,并每周一提醒、一督查、一通報,確保項目大會戰取得實效。目前,已有82個項目進入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計劃應竣工項目39個,實際竣工48個,實際竣工數占應竣工數的123%。
7個“零”的突破和8張金字招牌
2012年以來,丹棱在項目引進和建設上頻頻發力,取得7個“零”的突破:第1家外資企業臺灣宇鈦體育用品項目建成投產;第1戶投資10億元以上柯美特年產20萬噸管道項目成功簽約并開工建設;第1家世界500強企業中石油天然氣項目落戶開工;第1家四星級酒店丹棱大酒店完工開業;第1個億元城市建設項目南岸新城商業綜合體開工建設;第1個億元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巨星種雞場有序推進;第1個億元國家投資的整縣推進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啟動實施。從一產到三產,全面開花。
與此同時,經濟工作成功創領了8張金字招牌:創建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不知火’桔橙之鄉”和“丹棱桔橙”地理保護標志獲批;“丹棱凍粑”注冊為丹棱第一個國家證明商標;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培育縣;躋身全省現代林業重點培育縣;進入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縣;被批準為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縣;機械產業園區升格為正縣級工業園區。
一系列“零”的突破,一個個金字招牌的取得,彰顯著一種共同的精神特質,那就是將大雅文化內化為銳意進取、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主動作為想干事、規范作為干正事、大膽作為敢干事、科學作為善干事、創新作為干成事”成為丹棱干部的“集體意識”和實踐。
有學者說,大雅堂是北宋江西詩派領袖黃庭堅上承杜甫、下啟革新運動的一個紀念地,一處繼往開來的宣言堂。在四川謫居6年的黃庭堅詩風“益發自成一家”,終在老年時與蘇軾并稱“蘇黃”。因此,大雅堂的精髓既是心系蒼生,也是師古而創新。
丹棱決策層認為,只有堅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實現建設“中國大雅家園”的全面自強,因為只有靠自覺與自信的文化把人的素質、境界“化”高,才能依靠高素質、高境界的人保障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