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鐵道部改革難度系數最高 是一場持久戰
來自沈陽的鐵路代表王占柱對鐵道部改革表示,不舍,支持,好好干。(新華社)
“鐵道部改革是一場持久戰”
美國《紐約時報》刊文稱,鐵道部和鐵路的改革方案是一場持久戰,需要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從政法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資不分、政社不分五個方面分步解決核心問題,才能確保改革成功。
文章建議,在鐵道部改革進程中,不能把鐵路公共服務單獨剝離出來。無論是公共服務還是基礎支撐,只要有商業模式,就一定要讓市場來配置資源。“鐵老大”這一稱號是因為它對于國家經濟的公共支撐而獲得的,這也是鐵道部的改革阻力所在。改革的第一個觸發點即在于破除這一公共服務神話的不可動搖性。
其次,需將鐵道部旗下的全部司法機構完全剝離,變成一個普通的工業部委。中國已要求鐵道部將17個鐵路檢察院和59個基層檢察院移交地方。未來,這些鐵路司法系統不但要從組織關系上完全剝離,而且要將原有人員分散分離,才能實現真正的剝離。
最后,文章認為,鐵道部并入交通部以實現政企分開只是一項行政體制改革,鐵路的網運改革則是一項純技術方案。“網運分離”優于“網運合一”,即鐵路業務的豎拆(網運分離)優于橫拆(成立若干區域性集團公司),以防監管弱的改革結果出現。但毫無疑問,未來無論走什么樣的道路,鐵道部和鐵路改革都仍會是中國政府機構改革中難度系數最高的。
美聯社也建議稱,鐵道部政企分開后,機構再次重組應有更多的約束。國家鐵路局歸屬交通部,將設置并執行技術標準;中國鐵路總公司則負責客運和貨運服務。未來鐵路與航空、公路和水運競爭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琦琛)
相關報道
發改委重組在即 反壟斷角色更加堅定
中國政府將收到旨在“翻新”其龐大經濟計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若干提議,但該機構作為反壟斷監管者的角色最終可能會被提升。詳細>>
19家外媒看總理記者會 最關注經濟改革反腐民生
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記者的“新聞盛宴”。而每年一次的總理發布會,由于直面總理的機會難得,中外媒體基本都會關注熱點問題。
詳細>>外媒:兩高工作報告彰顯中央反腐決心
境外媒體分析指出,兩高報告不僅彰顯了中央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的決心;而且,報告中頗具新意的司法公開和透明也得到較多著墨,料將獲得高票支持。詳細>>
外媒看兩會:中國領導人愈來愈懂得展現幽默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將消除刑訊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員干預司法判決并允許法官自己做出決定。詳細>>
中國兩會看點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和國防預算受關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一年一度的國家立法機關會議3月5日拉開序幕。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和軍費支出計劃。詳細>>
三月看兩會:讓夢想照入現實
讓兩會的提案照入現實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詳細>>
“開放”成新聞中心外媒記者熱詞
3月1日,偶遇的外國記者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就是“開放”。詳細>>
全國兩會引外媒熱議 駐華記者關注反腐倡廉
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頭一年,國際社會對中國兩會給予高度關注。詳細>>

兩會會場的美女記者
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各路媒體人來人往,美女記者永遠最搶眼。詳細>>
網民:對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網民對于全面深化改革有著這“十大期待”。詳細>>
兩會建言:工會維權難在哪里
作為一個群眾組織,工會手中擁有的是什么?詳細>>
兩會花絮標簽識茶杯
北京首都機場候機樓內配備的兩會代表團茶杯上貼著不同顏色的標簽加以區別詳細>>
兩會建言“有哪些民生亮點”
百姓期待今年兩會上民生問題有更多亮點詳細>>

“兩會”代表委員住地
歷屆“兩會”代表委員住地大盤點詳細>>
為兩會不再沏茶倒水點贊
服務員們將不再為代表委員們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務詳細>>
香港代表感慨兩會節儉風
節儉是有益于國家的積極轉變。對豪華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將會減少詳細>>
農民工的身份何時轉變
筆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從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詳細>>
關于校車駕駛安全的建議
隨著校車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車駕駛安全已成為最被關注問題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