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治災
在災難預防方面,舉行了三國地震部門的最高級別會議,三國開始地震方面的項目合作。2004年10月在東京舉行首次三國地震局長會議,同意推進三國在以下領域的合作:觀察數據的準實時交換,提供地震與海嘯信息,技術與基礎研究專家/信息交流。
能源合作
今年6月舉行的三方委員會會議討論了三國能源合作的重要性。三國能源部長今年6月在馬尼拉見面,這是中日韓三個亞洲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間的第一次。會面時,三國同意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強伙伴關系。同時三國正在東盟與中日韓(10+3)合作、亞太經合組織(APEC)、國際能源論壇(IEF)等國際和地區框架下開展著合作。
金融合作
中日韓財政部長會議是三國財長探討促進地區金融合作、進行經濟政策對話的論壇。2004年5月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第四次三方財政部長會議。會議同意加強三國合作,通過審議清邁倡議和亞洲債券市場倡議等方式,加強10+3財政部長會議框架下的地區金融合作。
科技合作
三國舉行了兩次司局長會議,就三國科技合作交流信息和看法。2004年3月舉行第二次科技合作司局長會,同意舉行三國科技部長會議,通過坦誠交換意見,加強三國研究伙伴關系。會議還確定了可能開展的聯合研究項目,互換了各國規模較大的研究機構名單。
三國及其他國家在熱核方面的合作主要在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計劃(ITER)下展開,該項目是致力于為人類開發環保型清潔能源的重要國際項目。有關該項目選址的談判仍在包括三國在內的國際框架下進行。
旅游合作
為刺激其他地區對東亞的旅游需求,三國旅游部門決定開展聯合旅游推廣計劃,將三國聯結成一個旅游目的地。三國旅游往來更加頻繁。2003年,三國中任何兩國到第三國的游客總數占其外國游客總數的比例相當高:在521萬到日本旅游的外國游客中,韓國游客146萬,占28%,中國游客45萬,占8.6%;在1140萬到中國旅游的外國游客中,日本游客225萬,占19.8%,韓國游客194萬,占17.1%;在447萬到韓國旅游的外國游客中,日本游客180萬,占40.4%,中國游客51萬,占11.5%。根據三國旅游部門簽訂的諒解備忘錄,作為啟動具體項目合作的第一步,2004年3月,11個美國旅游機構的代表應邀訪問三國。作為此訪的結果,四家受邀機構正在制訂新的三國環游計劃。其他機構正就日本游方案進行規劃。
除1999年設立的日本觀光振興會北京辦事處外,上海辦事處也于今年8月成立,從而有效地促進了中日旅游交往活動。
2005年被確定為“日韓友誼年”,同時也是日韓旅游年。兩國指定的親善大使已實現互訪,并一直在推動兩國旅游交往。
漁業資源保護
2004年10月,中日韓漁業高層會議在韓國濟州島舉行。會上,三國漁業部門的高級官員同意在技術及研究領域開展合作,并在《聯合宣言》指導下,落實三方漁業協定,開展漁業資源保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