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presidential election)經過長時間的競選活動(election campaign)之后終于以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創造了歷史宣告塵埃落定。媒體爭先恐后予以鋪天蓋地的報道。在此期間,一些與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的詞匯成為高頻詞匯,如果我們利用這一歷史時刻,多多關注英語新聞報道,就可趁機多學習一些與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的英語詞匯,并掌握一些背景知識,以豐富社會文化知識,提高語言應用能力。
一般人以為,決定民主共和兩黨哪位候選人能夠當選美國總統,就看選民(voter)把手中的選票投給誰,此話既對也不完全對,因為美國總統大選(presidential election)并非選民直選。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制度,因此總統大選日選民的選票(popular vote)產生的實際上是代表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538位“選舉人”,也就是538張選舉人票(electoral vote),候選人只要贏得超過50%的選舉人票就可以如愿以償當選,也就是說,候選人最低只需獲得270張選舉人票就能當選總統。根據美國??怂剐侣劸W的報道,在此次的大選中,奧巴馬獲得了62754669張選票,計349張選舉人票,共和黨的麥凱恩獲得了55601950張選票,計161張選舉人票。
與2000年的總統大選由于選票清點問題最后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布什才僥幸勝出擊敗戈爾所不同的是,此次是在最近幾屆美國總統大選中勝負懸殊最大的一次,奧巴馬所獲得的選舉人票遠遠超過了當選總統所需要的票數,因此對于他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壓倒性的勝利。“壓倒性的勝利”,英語中的說法是sweeping victory或landslide victory。比如說,在2006年的中期選舉(mid-term election)中,民主黨就獲得了壓倒性勝利,美國媒體的報道就說Democrats won a landslide victory in the 2006 midterm election.
選民投下選票,可以說cast one’s vote,但是美國人更偏愛的說法是cast one’s ballot,投票箱就叫做 ballot box。但是,如果說選民把自己的選票投給誰不投給誰,英文則使用vote一詞,分別表達為vote for和vote against。
根據慣例,一方候選人獲勝之后,另一方候選人要公開發表聲明承認自己失敗,英文叫做concede defeat,而他就此發表的演說就叫做concession speech。如美聯社2008年11月5日就有如下報道:
McCain Concedes Defeat
In his concession speech, John McCain expressed admiration for Barack Obama's ability to inspire.
奧巴馬雖然已當選總統,但是,他還需要等待76天才能走馬上任(take office),這是因為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大選年第二年的1月20日為新老總統交接日,因此,布什目前還是美國總統,而奧巴馬目前的身份叫做president-elect,這個英語詞匯,有的翻譯為“當選總統”,也有的翻譯為“候任總統”。明年的1月20日,奧巴馬將swear in,也就是宣誓就職,屆時將在國會山(Capitol Hill)有一個swearing-in ceremony,即宣誓儀式,主持人是美國最高法院的Chief Justice(首席大法官) John Roberts??肆诸D第二個總統任期的宣誓就職儀式時,我國有媒體將這一主持人稱為司法部長,這是一個嚴重翻譯錯誤,因為美國的司法部長叫做Attorney General,美國聯邦政府的所有部長幾乎都叫做secretary,惟獨司法部長是個例外。屆時,國會山的整個活動就是新總統宣誓就職,英文叫做inaugurate,而奧巴馬將發表他的就職演說(inauguration speech).在整個儀式結束后,奧巴馬就是名正言順的美國總統了,在接下來的四年中他將接管美國政府,由于輿論認為最近的金融危機和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進退兩難的戰爭將是對奧巴馬的最大考驗,因此美國有媒體形象地用了以下這句話,President-elect Barack Obama will inherit on Jan. 20 the worst financial crisis in 70 years and two wars.其中的inherit可謂形象生動,而奧巴馬接管的是否一個爛攤子,世人將拭目以待。
閱讀附件:奧巴馬的身世挺奇特
在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奧巴馬之所以能夠一鳴驚人,異軍突起,其奇特的成長道路可謂是一大賣點??梢赃@么說,美國自建國以來尚未出現過哪一位總統候選人有著奧巴馬一樣的成長經歷。
說起奧巴馬的奇特身世,那絕對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的,因為他的家庭堪稱是一個小型聯合國。兩個父親,三個母親,生父來自非洲,繼父是印尼人,而外公外婆全家卻是地地道道的美國白種人,兄弟姐妹有7個,但不是同父異母,就是同母異父,其中的一個妹妹嫁給了一位加拿大籍華裔,這樣的家庭關系說給你聽,保準把你的頭給繞暈啦。
奧巴馬的母親雪莉?安?鄧漢姆1942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維奇托市,后來與父母遷居夏威夷。外公參加過二戰,退伍后當起了家具推銷員一直到退休,外婆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銀行職員。1971年,奧巴馬的母親第二次離婚之后,他被送回到了年邁的外公外婆身邊。在奧巴馬的記憶中,外祖父母的家境并不好,由于家具推銷收入菲薄,外公兼職做起了保險經濟,但做得一塌糊涂,如果不是因為外公是二戰老兵因此可以申請政府救濟,使得全家可以不必為住房和養老金發愁,否則生活將更為拮據。奧巴馬的外公已在1992年去世,外婆在大選前夕也去世了,很遺憾她沒能看到外孫當選為總統。奧巴馬的父親老巴拉克?奧巴馬1936年出生于肯尼亞西部尼安薩省一個名叫恩揚戈瑪—科吉洛的偏遠貧困農村的一個牧民家庭,屬于肯尼亞第三大民族盧奧族。
父母婚姻橫跨美亞非三洲
奧巴馬的奇特身世其實更多地體現在他的父親和母親身上。1960年,就讀于夏威夷大學的18歲的雪莉?鄧漢姆結識了在該學校留學的老奧巴馬并很快墜入情網。安的父母堅決反對女兒嫁給奧巴馬,理由不僅是因為他是黑人,而且他在赴美前已在肯尼亞結婚生子。但是,戀愛中的兩人還是頂住壓力完成了閃婚并于1961年生下了小奧巴馬。1963年,老奧巴馬只身前往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因為是窮學生,沒有錢帶妻兒同去,而那時候的交通和通信遠遠沒有現在那么發達和方便,夫妻長期不在一起之后感情日漸淡薄,最終一紙協議宣告這場跨國婚姻解體。博士畢業后,老奧巴和一個名叫露絲的美國女子結婚,露絲也就成為了奧巴馬的繼母。老奧巴馬返回肯尼亞后在政府擔任經濟學家,但收入并不豐厚,且工作繁忙,經常到世界各地出差開會,雖然經常與母子書信往返,但是直到1980年,他才有空到夏威夷探望高中畢業近一年的19歲兒子并與兒子相處了1個月。小奧巴馬再沒想到,這竟是自己和父親最后一次相聚。兩年后,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一次交通事故中,老奧巴馬不幸遇難。
奧巴馬的母親鄧漢姆的經歷則更是充滿坎坷和傳奇色彩。在美國種族歧視依然十分盛行的上個世紀60年代初,她能夠無視世俗壓力嫁給一位黑人就充分說明了她性格中具有另類成分。果不其然,在和老奧巴馬離婚之后,鄧漢姆很快就做出了另一驚人之舉:嫁給了另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印尼人蘇托洛,此人也因此成為了小奧巴馬的繼父。1967年,蘇托洛學成歸國,出任印尼石油公司某部門經理,小奧巴馬隨母親前往并入讀雅加達一所天主教會學校。由于幼時在雅加達接受本土教育,奧巴馬至今還能說印尼話。1971年,母親和繼父離異,10歲的小奧巴馬獨自返回美國,而母親則和同母異父的妹妹瑪雅留在印尼,繼續攻讀人類學博士學位。1973年,鄧漢姆畢業后和女兒一起回到美國。1995年,鄧漢姆死于卵巢癌。在此之前,蘇托洛已在1987年去世。
肯尼亞的兄弟和姐姐都不是同胞
由于父母給他留下了十分豐厚的婚姻遺產,因此,奧巴馬的兄弟姐妹多達7個,但他們之間的關系卻十分復雜。奧巴馬在非洲正式確認的就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和四個弟弟,均為同父異母。父親前往美國留學前和他在肯尼亞的大老婆凱澤雅所生的長子洛伊和長女奧瑪是奧巴馬的哥哥和姐姐,而父親后來回國后又與凱澤雅生下了兩個兒子,成為了奧巴馬的弟弟。此外,父親和第三任妻子露絲在肯尼亞也生了兩個兒子,也是奧巴馬的弟弟。1992年,剛從父親的母校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不久的奧巴馬攜后來成為他妻子的女朋友米歇爾?羅賓遜前往肯尼亞認祖歸宗,在內羅畢第一次見到了生父的另兩位妻子及6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和姐姐。2006年,已當選聯邦國會參議員的奧巴馬再赴肯尼亞省親,這一次他不僅到了內羅畢和兄弟姐妹們再次團聚,還特意前往父親的家鄉尼安薩省牧區,見到了年邁的祖母,并祭掃了父親的墳墓。
同母異父妹妹嫁給了一位加拿大籍華人
除了上述6人之外,奧巴馬在印尼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是他母親和繼父蘇托洛生下的女兒瑪雅。雖然生父母都已去世,維系這個復雜家族的血緣紐帶其實已經松弛,但奧巴馬與7位兄弟姐妹間仍保持密切關系,尤其與唯一同母異父的妹妹瑪雅關系最親密。2007年圣誕節前,一些美國穆斯林社團人士指責奧巴馬“背離穆斯林身份,改投基督教”,瑪雅就曾出面為哥哥作證,指出奧巴馬“自幼就不是穆斯林”,所以不存在所謂“棄教”問題。
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奧巴馬還與中國結下了淵源,因為他的印尼妹妹嫁給了一個華人康拉德?伍。瑪雅隨母親來到美國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夏威夷,1973年到1976年間曾和奧巴馬一同居住,后來奧巴馬搬去和外祖父外祖母同住后她經常去看望他,直到1979年奧巴馬前往洛杉磯入讀西方學院。瑪雅后來從夏威夷大學畢業,現在是當地一所私立女子中學的歷史老師,同時兼職在夏威夷大學夜校部教課。她現在和丈夫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兒,名叫蘇海伊拉。2006年10月,奧巴馬接受收視率極高的《奧普拉?溫芙瑞脫口秀》節目訪問時首次透露,他的同母異父妹妹瑪雅嫁給了一個加拿大籍華人。難怪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形容丈夫的家族像個“小型聯合國”。此外,他的一位同父異母弟弟在中國深圳居住并且已與一名中國女子結婚。奧巴馬頗有點“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味道!(來自網絡綜合整理)
About the author: |
|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立場無關。歡迎大家討論學術問題,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擊和發布一切違反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