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0日,2011F1錦標賽馬來西亞站正賽在雪邦賽道結束。紅牛車隊維泰爾一路領先斬獲本賽季第二個分站冠軍。邁凱輪車手巴頓亞軍,蓮花雷諾車手海德菲爾德季軍。阿隆索和漢密爾頓發生碰撞,兩人分別名列第六和第七。
紅牛車隊的維泰爾在雪邦賽道拿到本賽季連續第二個桿位,排在他身邊起跑的仍然是邁凱輪車手漢密爾頓。韋伯和巴頓占據第二排。法拉利和雷諾犬牙交錯占領第五至第八發車位。比賽開始前賽道氣溫28攝氏度,賽道表面31攝氏度,空氣濕度81%,有可能下雨。
發車:海費沖至第二 韋伯跌至第九
桿位維泰爾再一次做出完美發車,從加速到進彎都沒有遇到任何挑戰。邁凱輪、法拉利以及韋伯的起跑都不太好。反倒是兩臺雷諾賽車無比兇猛。第六位發車的海德菲爾德升至第二位,壓住漢密爾頓和巴頓。第八位發車的佩特羅夫升至第五位,壓住馬薩和阿隆索。韋伯的賽車似乎動力不足,名次狂跌至第十位,一圈后超過小林升至第九。
5圈后維泰爾領跑狀態迅速帶出近5秒優勢。海德菲爾德的駕駛無懈可擊,漢密爾頓并沒有機會超車,而巴頓卻逐漸跟不上隊友了。馬薩和阿隆索利用DRS超過佩特羅夫,排名第五、六位。舒馬赫位居第八,壓住了韋伯、小林以及小紅牛車隊的多名車手。韋伯雖然駕駛紅牛火星車,但是無法超過舒馬赫,反而被小林反超。倍耐力輪胎在韋伯的駕駛下抗衰性極差。韋伯在第10圈后率先進站換胎。
首次進站:阿隆索升至第三 雷諾名次下跌
第11圈漢密爾頓完成首次換胎。第13圈,維泰爾、海費、巴頓和馬薩同時進站。阿隆索和舒馬赫在第14圈進站換胎。佩特羅夫第15圈完成換胎。經過首次進站的輪換后,維泰爾依舊領跑,漢密爾頓第二,沒有進站的小林第三,第四到第九位分別是巴頓、阿隆索、海費、韋伯、馬薩和佩特羅夫。新秀迪雷斯塔和佩雷茲暫居第十和第十一位。阿隆索在第16圈超越巴頓后升至第三位。此時兩位索伯車手小林和佩雷茲進站了。
待所有在場車手完成首次進站后,前八名依次為維泰爾、漢密爾頓、阿隆索、巴頓、海費、韋伯、馬薩、佩特羅夫。以上八位車手相差21秒,其中維泰爾領先漢密爾頓最多,5.7秒。阿隆索的圈速提高幅度最大,逐漸追近漢密爾頓。與之相反的是韋伯,在第21圈時被馬薩超過,輪胎似乎只能堅持十圈,他在第22圈再次進站換胎。
第二次進站:頻繁超車輪換 維泰爾依舊領先
韋伯進站后僅一圈即第23圈,邁凱輪雙星也先后完成了第二次進站。正如賽前的預測,軟胎只能堅持十圈。漢密爾頓在進站之前把與維泰爾的距離縮小到了3.6秒。值得注意的是,先進站的巴頓繼續換軟胎,而漢密爾頓選擇換硬胎。維泰爾第25圈二次進站,繼續使用軟胎。阿隆索和海費第26圈進站,沿用軟胎。馬薩和佩特羅夫第27圈進站,也是換軟胎。
至此第二次進站輪換結束,維泰爾領先漢密爾頓的優勢縮小到3.9秒,而且漢密爾頓已經換上更耐用的硬胎。巴頓超過阿隆索升至第三,韋伯超過馬薩和海費升至第五,但是距離第三次進站時間在理論上是最近的。前五臺賽車距離只有13秒,從第六位的海費開始差距增至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