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飯時間錯誤不如不吃(資料圖)
最佳三餐比例:
3:4:3
如今,很多人已經(jīng)習慣了“早餐吃的少、午餐吃的好、晚餐吃的飽”的倒金字塔式的飲食方式。而且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豐盛,雞、鴨、魚、肉、蛋擺滿餐桌,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會使血脂的凝固性增強,極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和血栓的形成,還可導致肝臟制造更多的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把過多的膽固醇運載到動脈壁堆積起來,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處理糖的能力下降。每天的熱量供應(yīng)集中在晚餐,會加速糖耐量的降低,加重胰島負擔,促使胰腺衰老,最終發(fā)生糖尿病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專家建議:
一日三餐進食量的比例應(yīng)當根據(jù)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而定。一般來說,早中晚三餐的比例應(yīng)為3比4比3,這樣既能保證活動時能量的供給,又能在睡眠中讓胃腸得到休息。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編輯:暁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