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中國人在非洲的辛酸事 機場被勒索是常事
****充滿風險的征途
邊子立還算是幸運的,和他一起的有老板、工友等人。中國的個體商人來說,什么風險都要自己承擔。
目前在非洲的中國人大約有100萬。在肯尼亞有2萬人,其中一半是建筑工人,另一半就是批發商人等個體戶,肯尼亞華人華僑聯合會主席韓軍告訴中國日報。
在尼日利亞的中國人也有2萬左右,北部城市卡諾是西非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在那里,近300名中國商人經營者紡織品生意。日益激烈的國內競爭以及歐美市場需求的疲軟讓山東、浙江的紡織企業不得不另尋出路,具有巨大潛在市場的非洲自然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然而,在非洲經商并不想象當中容易。“安全、移民局和不平等征稅是現在中國商人最頭疼的三大問題,”卡諾中非商會秘書長王強告訴中國日報。
王強認為,卡諾的中國商人很容易受到各種犯罪的影響。5月28日,他以前居 住的社區里,一個中國商人半夜遭到搶劫,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電腦、現金,甚至才到被歹徒捋走。“誰也不敢和劫匪對抗,惹急了他們真的會置人于死地來掩蓋自己的犯罪行為。每次要是劫匪來了,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錢可以再掙,命就一條”。這也說出了中國商人的心聲。
王強說,中國商人確實很難拿到工作簽證或者綠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人透露,很多人是通過和當地高官的關系拿到簽證的,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被移民局的人盯上。“遇到移民局最好的辦法就是給錢,通常,我們找當地的朋友來疏通關系,他們幫我們協調,交錢才能走人。”
王強至今還記得上個月移民局來逮人的過程。“這次抓人不論你有沒有合法簽證,看到就抓,有些人甚至才來了兩天都被抓了。移民局也抓了印度人、黎巴嫩人,但是很快就放了。”
2010年以前,尼日利亞紡織工業的利潤曾高達70%-80%,但是這個比例驟降到了現在的10%-20%。因此,很多商人也考慮打道回府,另謀生路。
*****需要更多幫助
韓軍認為,非洲依然有著廣闊的潛在市場,比如人口1.5億的尼日利亞。但是他也覺得,官場腐敗滋生、市場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也困擾著很多西非、北非國家。因此,韓軍建議外國赴非打工或投資的人群需要自己做好恰當的準備工作,比如合法的證件、至少懂得當地語言等。
“如果你認為錢可以解決問題,那你錯了,這種方式只能帶來更多的問題,當地官員會有事沒事都來找你麻煩,索要錢財。他們會認為中國人很怯懦,但事實不是。”
王強則認為,中國商人需要更多來自中國政府的幫助,特別是駐所在國的大使館、領事館等機構。“我們都希望能夠在祖國的支持下,開闊新市場,獲得更好的利潤,從而過上更好的生活。”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胡永啟 河北定州報道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