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標車:城市大氣“第一殺手”
據了解,所謂“黃標”和“綠標”都是環保檢驗合格標志,但“黃標車”未達到國家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尾氣排放污染量大、濃度高、排放穩定性差,被認為是高污染車,因而往往被限制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區外行駛。
“拿到‘綠標’也意味著拿到了駕車暢游全國的通行證。”貴陽市民簡芊告訴記者。
2009年7月,環境保護部印發《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管理規定》,要求各地結合實際推進實施,最終統一全國環保標志標準,實現環保標志規范化管理,規范和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的監督管理。
按照《規定》,裝用點燃式發動機汽車達到國I及以上標準的、裝用壓燃式發動機汽車達到國III及以上標準的,核發綠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未達到上述標準的機動車,核發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
此舉被認為是推進汽車環保限行,鼓勵加速淘汰“黃標車”。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的《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2010年度)》稱,2009年,占汽車保有量17.1%的國I前標準汽車,其排放的四種主要污染物占總排放量的50%以上;占保有量25.4%的國III及以上排放標準汽車,排放量不足總排放量的5%。
其中的“國I前標準汽車”,主要就是“黃標車”和“無標車”。
《年報》同時稱,2009年環境監測顯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已經呈現出煤煙型和汽車尾氣復合型污染的特點,一些地區酸雨、灰霾和光化學煙霧等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頻繁發生,都與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細顆粒物等污染物直接相關。
根據貴陽市環境部門監測,汽車尾氣占中心城區大氣污染物總量的70%以上,已超過燃煤鍋爐、建筑工地等,成為大氣的首要污染源。
“汽車尾氣污染正嚴重威脅市民的身體健康,而黃標車尾氣排放量為綠標車的5至10倍,危害尤其大。”貴陽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張益說,未達標汽車造成的大氣污染占汽車尾氣污染總量的三成以上,對高污染車輛實施限行,將使市中心城區的大氣污染總量有效降低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