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全面取消“以藥補醫” 深入推進醫改
醫改攻堅進行時
編者按:不久前,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提出,落實取消“以藥補醫”相關政策,今年在300個試點縣先行推開,力爭2013年在縣級醫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醫院全面推開。“十二五”時期必須理順補償機制,全面取消“以藥補醫”。
自2009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以來,經過各方不懈努力,在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三年改革實踐和成效充分表明,黨中央、國務院所確定的我國醫改的目標、方向和原則是正確的,政策和措施是可行的,符合衛生發展規律,符合我國國情,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而即將全面實施的取消“以藥補醫”相關政策,更是將醫改進一步深入推進的關鍵措施。(《半月談》2012年第3期)
取消“以藥補醫”是公立醫療機構改革的關鍵環節
——專訪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李玲
取消“以藥補醫”,是公立醫院改革、讓公立醫療機構回歸公益性的關鍵?!耙运幯a醫”存在哪些問題?取消“以藥補醫”的時間表是如何制定出來的?取消“以藥補醫”將給百姓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本刊記者就此專訪了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李玲。
記者:最初國家為何要推行“以藥補醫”?
李玲:“以藥補醫”從1954年開始實施,當時醫療機構實行收支兩條線,財政對醫療機構進行全額或差額補貼,同時允許醫療機構將藥品價格的15%加成留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這一政策并未造成不良影響,因為當時醫務人員工資由財政全額負擔,收入和醫院收入沒有直接關聯,醫院沒有分配收入的權力。80年代后期,由于政府財力有限,公立醫療機構引進了一些市場因素。
記者:“以藥補醫”政策現在存在哪些問題?
李玲:首先,“以藥補醫”使得醫院收入與藥品收入直接掛鉤,直接刺激醫院通過多開藥增加收入,不規范的診療行為難以避免。其二,“以藥補醫”是導致“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過度用藥導致醫療費用不合理升高。醫院藥品費用占醫療總費用的比重達到50%,遠高于發達國家的10%~20%。其三,使一部分原本有技術、有能力為百姓服務的“白衣天使”失信于民,惡化了醫患關系。其四,在“以藥補醫”政策下,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和醫院都沒有動力主動降低成本,醫院傾向于賣貴藥、用貴藥,大量資金消耗在藥品流通環節的不正當競爭中,不利于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記者:在“十二五”期間全面落實取消“以藥補醫”政策,制定這一時間表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李玲:我認為主要依據是醫改的整體進程和地方的實踐經驗。2009年的醫改方案就已經提出公立醫院將逐步取消“以藥補醫”。同時,近年來政府衛生投入和醫保水平不斷增加和提高,為取消“以藥補醫”創造了條件。距2015年還有3年,從地方經驗看,時間比較充足。
記者:國家將首批300個試點全部選在縣一級醫院,這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李玲:縣級醫院既是基層醫療機構的龍頭,又是公立醫院體系的網底,承上啟下??h級醫院的數量占全部公立醫院的一半以上,承擔著縣域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危重急癥病人搶救的任務。相對大醫院,縣級醫院醫務人員收入較低。把縣級醫院作為改革突破口,既能最大范圍地解決老百姓的看病就醫問題,又有利于提升醫務人員積極性,并為城市大型公立醫院的改革積累經驗。
記者:取消“以藥補醫”,是否意味著國家在財政上要加大投入力度?除此之外還應有哪些配套措施?
李玲:國家財政投入是取消“以藥補醫”政策實施的關鍵。首先,取消“以藥補醫”,應加強中央財政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同時發達地區可以配套,欠發達地區由中央轉移支付。
其次,轉變投入方式,著力提升醫務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建立合理的獎勵機制。這幾年醫改的投入雖然增加了,但主要是通過間接的方式投向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中,醫務人員還需要靠“創收”來掙錢,“以藥補醫”的機制沒有扭轉。
其實從總支出上看,取消“以藥補醫”不會大幅增加財政負擔。因為當前的醫療費用,大量消耗在過度檢查、過度用藥上,如果取消“以藥補醫”,節約的這部分費用就可以直接作為醫務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從基層醫改的實踐來看,取消“以藥補醫”后,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應該是三部分:國家財政、醫保和服務收費價格調整。當前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已達5%,相當于中等發展國家的水平,只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支出水平是可控的。
另外,為配合取消“以藥補醫”的相關政策,財政、醫保和衛生部門要形成合力,徹底整頓藥品流通秩序,在醫療機構建立競爭性人事制度,加強對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
記者:一些地區已經采取了取消“以藥補醫”的措施,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對緩解看病難、看病貴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李玲:從目前情況來看,老百姓確實得到了實惠。醫生用藥行為得到了規范,過度用藥問題得到緩解。我們在安徽調研發現,取消“以藥補醫”,對緩解看病貴、看病難起到了很大作用,醫療費用比以前下降了30%~40%。
當然,盡管基層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現在老百姓得到的實惠還相對有限。如果“十二五”期間國家能夠全面取消“以藥補醫”,相信百姓會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記者呂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