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全面取消“以藥補醫” 深入推進醫改
安徽破除“以藥補醫”的基層實踐
今年春節,家住安徽合肥荷葉地街道的楊女士1歲的寶寶感冒了,但是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卻沒有給孩子開藥。楊女士說:“前些年,我姐姐家的孩子一生病醫生就開一大堆藥。這次我女兒有點小傷風,醫生說回家多通風、多給她喝水、喂點維生素C豐富的果汁就能好。藥費一毛錢也沒有掏。真是稀罕吶!”
荷葉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說:“現在處方管理非常嚴,碰到嬰幼兒病患要更加謹慎。”
從備受質疑的“大處方”到醫生看病不開藥——這樣的轉變應歸因于安徽基層醫療體制大刀闊斧的改革。2009年11月,安徽省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正式啟動,在醫療機構管理體制、人事、分配、基本藥物、保障制度等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安徽基層醫療機構逐步回歸公益性,被稱為“立足治本的創新之舉”。
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 掐斷“以藥補醫”利益鏈
從2010年1月1日起,安徽省32個縣區的鄉鎮衛生院、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等537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307種國家基本藥物和172種省補充藥品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這些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由安徽省進行省級統一網上集中招標采購,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由配送企業將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統一配送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這意味著這些地方的居民都將享受到“平價藥品”。
安徽省還出臺若干具體規定:一體化管理的行政村衛生室、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必須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使用的補充藥品占藥品總品種和總銷售額的比例不能超過20%。醫生在日常診療中,應優先使用基本藥物。而且,國家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并將報銷比例提高10%。基本藥物成為基層老百姓看病的首選。
“便宜藥好用又好買”——這是安徽基層老百姓的直觀感受。安徽省衛生廳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9月20日到2011年9月20日的一年時間里,安徽省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集中招標采購的基本藥物和省補充藥品總額已達到14.17億元,藥品平均價格比國家指導價下降了52.8%,集中配送率超過九成,群眾就醫用藥負擔明顯減輕。
建立績效考核新機制 發揮基層醫療機構高效能
在實行藥品零差率之后,安徽省一些基層醫療機構出現了消極怠工的情況,有的基層醫療機構一度成為“擺設”,醫生“走穴”去私人診所和醫院上班。
為激發基層衛生醫療服務人員的積極性,安徽省大膽嘗試打破原有的編制管理體系,實行全員聘用、競爭上崗,人員結構得到優化,又使得原本的聘用制人員待遇大大提升,工作熱情高漲。
“原來我只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聘用的醫生,每個月只能拿到1000多元。”駱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陸濤說。2010年,他通過公開競聘走上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領導崗位,現在加上公積金每個月能拿到4000元,待遇已經和正式在編人員持平。
合肥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實行全員聘用以來,合肥市基層衛生醫療單位打破原有編制和身份限制,公開競聘崗位,僅在包河區,8個基層醫療機構的18名正副主任(院長)全部由公開競聘產生,其中有4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非在編人員成為副院長或副主任。一大批業務優良、素質過硬的人員通過競聘選拔成為基層醫療單位的骨干力量。
“醫改前,我們靠賣藥掙錢,現在政府給補貼,而且是‘以獎代補’。只要為老百姓服務好,就能賺得多,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比以前高多了。”合肥市包河區駱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黃其銀說。
他介紹,他們目前的工資由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兩部分組成,60%的基礎性績效按照月考核情況按月發放,40%的獎勵性績效則根據單位考核結果和職工個人考核情況每半年發放一次,政府補助經費也將按照機構考核情況發放,只有考核分值大于80分的單位才能拿到100%的政府補助。村級衛生室則實行“以獎代補”,根據年終考核情況給予1.8萬元至3.5萬元不等的獎勵。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的基層醫改后,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安徽省衛生廳新聞發言人馮立中介紹,“據統計,安徽省基層醫療機構的次均門診藥品費、抗生素使用率、次均門診費、次均住院藥品費下降都在20%以上,門診人次上升10%以上。”
“現在對于來就診的患者,我們很多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好多了,檢查和診療也更加精心細致。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直接決定了工資多少,這樣的激勵當然非常有效。”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周清梅說。
推進基本藥物更廣泛使用 促使公立醫院改革回歸公益
記者采訪了解到,安徽省基層醫改雖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相關部門并沒有滿足于現有成果,而是嘗試將基本藥物制度向縣級以上的二甲三甲醫院推行,使得醫改成果普惠百姓。
安徽省衛生廳在2011年11月30日發布了《關于做好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工作的通知》,規定三級綜合醫院、中醫院配備基本藥物品種數不低于基本藥物品種總數的90%,基本藥物銷售額占全部藥品總銷售額的比例不低于15%;二級綜合醫院、中醫院配備基本藥物品種數不低于基本藥物品種總數的95%,基本藥物銷售額占全部藥品總銷售額的比例不低于30%。
“雖然這一規定目前并不是硬性指標,但是代表著基本藥物制度的推進趨勢,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對相關醫院進行考核。”安徽省衛生廳藥政處處長周濤說。
安徽省省立醫院藥劑科主任姜玲也表示,省立醫院將努力去適應即將在三甲醫院推行的基本藥物制度。她說:“考慮到大醫院承擔的職能和其病人的多方位需求,我們期待盡快出臺適合大醫院采用的基本藥物目錄。這樣不僅能夠破除‘以藥補醫’,而且能夠實現醫盡其用,真正滿足群眾就醫要求。”(記者鮑曉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