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是中國首次發現采用乙醚低溫提取方法制備的青蒿提取物,在青蒿素有效制劑研發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抗瘧疾藥品價格合理,效果很好,因此廣受歡迎,逐漸成為政府青睞的抗瘧疾推廣藥物,至今已挽救了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
“中國假藥說”已夠荒謬的了,可《衛報》文章還故意將此與所謂中國對非洲“經濟侵略”聯系起來,更加荒謬!在英國紙媒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衛報》這一以犀利批判見長的中間偏左報紙,刊登“中國假藥”這類攻擊性十足的報道,實在有博人眼球、增加關注度之嫌,也能迎合一些“逢華必反”的西方政客的口味。
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同非洲國家在醫療衛生領域積極開展合作,自1963年以來向非洲共派遣1.7萬余名醫療人員,累計治療患者2億人次,在提供藥物、培訓、經驗分享、戰略研討、能力建設、產品技術援助與交流等方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衛生合作,同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加強監督管理,嚴厲查處假冒藥品,為增進非洲人民健康和提高非洲醫療衛生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一些西方國家因深陷經濟困境而大幅削減對外援助。自己國家無法兌現承諾,卻反過來指責中國用假藥危害非洲,這確實讓人聞到一股“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酸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