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潛規則”裹挾的煩惱
對于送禮,有人煩惱很多。
老肖的侄兒韓復強在上海一家咨詢公司工作,因為公司業務曾得到某部門領導幫助,臨近春節,韓復強想去送禮,可是完全摸不著門路。
送什么?如何送?
韓復強擔心送輕了被人看不起,送重了又被人拒絕。為此,他問了老肖,最終確定的方案是“細水長流”:從家鄉土特產開始,再慢慢摸索領導的喜好偏好……在他看來,這是一件比本職工作更難做好的事,“但是確實建立起人情關系以后,生意上的事兒就更好辦了。”韓復強認為既然“規則”如此,再“麻煩”也得做。
對于收禮,也有被“潛規則”裹挾的煩惱。“每到節假日,一些下屬的部門、協會、企業會把該送到各部門各級領導的禮金列好單子,什么節日什么級別什么部門送什么都有一套固定的規矩。”老肖說,“其實未必是要請領導幫忙辦事,就是怕心意沒到被領導‘惦記’。”
這種“禮”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通常都不是以個人的名義送,很難拒絕。“拒絕就不是一筆禮的事,而是得罪了一群人,包括單子上所有收禮的人。”老肖認為,一些并不想收禮的領導,也因此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只這些,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煩惱”:物價漲了今年要不要多送點?去年已經送過這個了今年要不要換換?新晉的領導和要走的領導分別送多少?上面領導給我打過電話這禮我不收是不是就開罪了他?……
“送禮的不敢不送,收禮的不敢不收。”每臨節日,這個奇怪的圈,幾乎把所有人都“困”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