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缺乏明顯標志,還有機關租車私用
此次排查“公車私用”最直觀的感受是,較之以前,這一現象確實有了很大程度的減少。但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什么樣的車是公車?僅靠外觀難以辨別。缺乏明顯公務標志,使公車識別的難度大為增加。記者在調查中拍到了大量“疑似公車”。除了靠常識和經驗辨別外,主要依靠擋風玻璃上的機關出入證、機關停車標志來判斷,但這種判斷屢屢失效。如尾數為0000、掛有開封市委通行證的本田雅閣等都被查證為私人擁有。
即使被認定為公車,當事方仍可以尋求一定的開脫空間。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回應稱,所用公車屬于“正常客戶接待”,該公司制定了嚴格的公車使用管理制度,當日安排少林寺參觀,讓客戶更多了解河南文化。
而3月30日上午發現的某縣政協辦公室車輛,對方聲稱,他們是陪同市政協領導調研綠博園“生態環境發展現狀”。
記者發現,在高檔會所飯店等門外,很多車輛不作停留,乘坐人遠遠下車,車輛隨即開走。還有一些機關租用車輛,雖在企業名下,但確屬公車私用。一些干部借用私人車輛,燒的仍是公家的油。
另一種傾向同樣令人擔憂。在少林寺景區,記者看到4輛整齊劃一的柯斯達輕客車統一停放,后排是一輛進口豐田艾爾法MPV。這兩款車型時常作為接待用車。周邊有群眾指稱,這些車有較大公車私用的嫌疑,但后期系統查詢結果令人吃驚:
4輛柯斯達車,牌號豫AL9190登記的是一輛昌河客車,豫CA7687登記的是一輛時代輕型廂式貨車,豫C82236登記的是一輛桑塔納轎車,豫CLY202甚至查詢不到任何登記信息。而那輛豐田艾爾法MPV,車牌為豫AB0185,登記的卻是亞洲牌輕型廂式貨車。
出現這種“錯位”是否意味著以套牌或假牌的形式來隱藏其真實身份?記者不得而知,目前已向相關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