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質量,生命之線怎么守?
政府:
嚴把首末兩端
確保質量底線
無論資金和工期有多么緊張,保障房質量的底線,絕對不能突破。
“我們每天上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上網了解保障房建設質量方面的信息,有問題及時處理糾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馮俊表示,“保障房是政府主導的工程,如果產生質量問題,造成的影響會比普通房子的質量問題更大。大家肩上的責任不輕,一定要防止出問題。”
要確保保障房質量,首先要嚴把工程質量的首末兩端。
嚴格準入——據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介紹,江蘇省規定近年內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承包商都不得進入承包商名錄庫,“像南京市保障房建設的招投標中,中標的都是萬科、棲霞建設這樣較好的企業,施工隊伍也都是甲級施工單位。”
嚴厲追責——我國已經明確規定保障房建設實施嚴格的質量終身責任制。記者在各地采訪時看到,凡是已經封頂的保障房,在墻體顯眼位置已經全部安裝了標牌。標牌記載著這棟樓的施工單位和主要負責人姓名。制度已經規定參與施工人員按各自職責,在項目使用年限內負終身責任。一旦出現質量事故責任,絕不放過。
在保障房的建設過程中,馮俊指出必須做好三件事來確保質量。一是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不能因為資金短缺就偷工減料或違反施工程序,也不能因為進度要求就違反科學規律,該多長時間就多長時間。”
其次,要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標準。“建設工程這件事情說復雜很復雜,產品那么多,工期那么長,任何一個環節把不住都可能導致整體的質量問題。但是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嚴格按照標準來做,質量就有保證。”馮俊表示。
第三,需要有監督機制。馮俊認為,在工程建設當中,政府部門、監理機構應當履行自己的職責,把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發現了問題及時整改,有違法違紀行為的及時處理。
2011年,住建部向各省份派駐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督查員,督查的重點就是質量和進度。各省份也對下屬市縣進行頻繁督查。如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督查保障房質量,陜西省則要求赴各地的督查員每月上繳詳細的督查報告。
“隨時可能有主管部門的人來檢查質量。”一位保障房項目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保障房的檢查和別的項目不一樣,領導不是來走過場的,真的一棟樓一棟樓看,而且確實能發現問題,我們不敢馬虎。”
“這些年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北京把混凝土不達標的樓拆了重建,這也表明了政府的決心。”馮俊說,“在保障房質量問題上,各級政府是認真履行職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