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門票進入“百元時代”,出門旅游成了“貴族消費”
周喜悅/繪
除了景區運營和管理成本的提高,一路攀升的門票漲價背后,是管理制度和旅游產品結構的不合理。門票漲價,不僅讓游客受傷,受傷的也是整個旅游產業鏈條。發展旅游,著眼點應主要在于服務大眾,帶動經濟,而不是門票收入本身
門票一漲再漲,游客大呼“看不起”
今年“五一”,景區門票迎來新一輪“漲價潮”,部分景區的門票甚至翻番
“景點門票越來越貴,幾乎成了出游過程中的最大花費?!痹诒本┮患铱蒲性核ぷ鞯耐蹙直г拐f,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景點門票大多三四十元,貴的頂多也就七八十元,很少過100元。但現在,景點門票動輒100多元,有些景點甚至達到200元。由于門票價格節節攀高,很多時候,到了景區苦于囊中羞澀,只在外圍轉轉就匆匆離開了,很讓人掃興。
王君林喜歡自然風光,今年清明節期間,他到四川自助旅游,總共花費2085元,其中門票就有455元:都江堰門票90元;青城山門票90元、索道35元;樂山門票90元;峨眉山門票150元?!坝行┚包c門票太貴,沒舍得去。如果都去的話,花費就更高了。”小王說。
這些年,全國部分旅游景點,特別是一些世界遺產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都調高了門票價格,有的景區門票價格上漲幅度超過200%。比如,張家界的門票由2004年的158元調至目前的248元,九寨溝由145元調至220元。今年“五一”期間,部分景區的門票又迎來了新一輪漲價。
根據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與攜程旅行網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從國內出游成本看,景點門票花費在旅游花銷中占比例最大,占21.92%,其次才是交通、購物、餐飲、住宿等。
“從目前的跡象來看,新一輪調價的高潮正在到來。”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在過去景區的調價周期中,世界遺產類景區門票的價格整體上調了65.42%,這里面雖然有通脹壓力、景區投入等合理成分的原因,但總體來說,已經偏離了旅游資源的公益屬性。
門票一漲再漲,讓很多游客大呼“看不起”。某門戶網站上一項超過1000名網友參與的調查顯示,認為景區門票“太貴了,門票支出已經嚴重影響旅游熱情”的網友達89.2%,僅有0.3%的網友認為“門票不貴,物有所值”。不少游客認為,部分景區門票價格令一些中低收入者無力承受,出門旅游已成“貴族消費”,此舉明顯違背了景區“公共資源”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