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稱,廣東已逐步建成了個人房產、銀行、證券、出入境等信息系統,為財產公開制度的試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廣州市紀委監察局根據廣東省紀委的統一部署,著手整合公安、工商、國土房管、稅務等部門信息資源,建設預防腐敗信息系統。
與以往20多個財產公示制度試點地區相比,廣東的試點,被社會各界賦予更高期望,專家和民眾均期盼,廣東的試點可實現財產公開制度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回溯以往,高調“吃螃蟹”試點官員財產公開者,不在少數。
2009年1月1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廉政網上,2008年12月新提任的55名副縣級領導干部全部進行了個人財產申報公示。阿勒泰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試點城市,被譽為官員財產公示的破冰之舉。
2009年2月17日深夜,阿勒泰地區其余900多名官員的財產公開申報表也掛到了“阿勒泰廉政網”上。這個平日點擊量不足百次的網站,當日點擊量瞬間達到10萬。當時的制度推行者、阿勒泰地區紀委書記吳偉平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顯示了極大的改革決心,并表示將逐步實現“有限公開最終過渡到無限公開,從區域試點到全國推行”。
多數公開限定級別
事實上,在阿勒泰試點之后、廣東宣布試點財產公開制度之前,很多地方或出于改革的急迫感,或為順應民心,嘗試者層出不窮。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2009年至今,我國已有29個市、縣涉及官員財產公開試點改革,有的已歸于平息,有的仍在探索,有的還在謀劃中。其中除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寧夏銀川、湖南瀏陽等少數幾地外,多數試點始于2011年。
29個市、縣中,其中地級行政區有6個:新疆阿勒泰地區、重慶市黔江區、重慶市江北區、寧夏銀川市、江蘇淮安市、廣州市南沙新區。縣一級有23個:浙江慈溪市、象山縣、桐廬縣、磐安縣,湖南瀏陽市、湘鄉市,安徽廬江縣、青陽縣,江西黎川縣,寧夏青銅峽市,江蘇宿遷泗陽縣、泗洪縣、宿豫區,江蘇無錫北塘區,遼寧錦州古塔區,湖北荊門掇刀區,廣東佛山順德區,江蘇徐州賈汪區、鎮江丹徒區、南京江寧區,四川高縣,廣東珠海橫琴、韶關始興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