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地方的試點總帶有些許“遺憾”。
記者梳理近年來的官員財產公示試點,發(fā)現地方勇于試點改革獲得不少贊許,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多數試點地方只對擬提拔干部的家庭財產在內部進行公示,科級干部成為主要的公示對象。浙江慈溪市、江蘇淮安市等地的改革試點,涉及縣處級干部,不過公示平臺多選擇在單位內部或者局域網公示,公眾無法看到。
公示財產主要靠官員自覺,缺乏監(jiān)督和問責體系,則是大多數試點地方面臨的問題。
部分試點止步或轉向低調
無論早期的高調啟動者,還是后期的躍躍欲試者,近幾年興起的官員財產公示探索浪潮,卻在實踐中走向了不同的分岔路。
記者采訪了解到,阿勒泰、瀏陽的做法至少已經轉向,湘鄉(xiāng)市的實踐暫無下文。浙江慈溪市的官員財產公示制度,則一直在穩(wěn)步推進,除參與的對象范圍擴大外,公示內容在增加,對不實填報的懲戒方式也
有所加強。不過囿于種種原因,慈溪公示方法仍是單位政務公開欄。
公開報道稱,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在財產公示制度開啟一年多后,隨著吳偉平病逝不了了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當地干部透露,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推動后,吳受到來自各方的很大壓力。而從吳偉平生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態(tài)度的微妙變化,也可感受到其壓力重重。
記者近日打開阿勒泰地區(qū)廉政網用于公示官員財產的網站,已經無法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