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風景名勝區,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旅游。然而,在一些專家看來,這恰恰是一種誤區。
“我特別怕一提風景名勝區就跟旅游聯系在一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風景名勝區專家顧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原副司長王秉洛告訴記者,30年前國家設立風景名勝區制度的時候,考慮的首要任務是對一些具有獨特自然風貌、深厚文化積淀的地方進行保護。可現在,風景名勝區卻變成熱鬧的旅游區,生怕沒有人來。
近日,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所、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風景園林專業院聯合主辦的風景和遺產論壇上,一批專家專題研討該如何應對風景名勝區面臨的種種問題。
風景名勝區到底是什么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風景名勝區專家顧問、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看來,風景名勝區是以具有科學、美學價值的自然景觀為基礎,自然與文化融為一體的地域空間綜合體,主要是滿足人類對大自然精神文化與科教活動的需求。
新中國成立之初,政府在財政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就曾下撥資金搶修古跡、疏浚湖泊、綠化荒山,保護、建設風景名勝區。
從1978年開始,國務院以及有關部門相繼出臺文件、組織會議,提出要加強對名勝、古跡和風景區的管理。十幾個部門、十多個不同領域的專家都曾參與過。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加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