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正在進入第二階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在調控政策作用下,前幾個月市場量跌價滯,處于調整的第一階段。從開發商的角度看,在資金流的緊縮達到臨界狀態之前,沒有降價銷售的動力。而從購房者的角度看,由于房價下跌趨勢沒有形成,或者下跌預期不明朗,需求釋放緩慢。
然而,從三季度開始,隨著近期調控政策的落實引向深入,開發商的資金流壓力逐漸加大。數據顯示,1―8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4.4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幅進一步回落?!伴_發貸款進一步緊收,政策對房地產企業再融資的限制也十分嚴格?!币晃蝗珖源笮头康禺a企業銷售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開發商的資金來源幾乎全被切斷了,必須加快銷售回籠資金。因此加快推盤和降價銷售的動力也逐漸強化。”
從項目入市的情況看,2009年上半年由于房地產市場調整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一直處于下降狀態。去年下半年起,房地產投資增幅和新項目開工情況開始回暖,經過一年左右的準備和建設,近期這些新增項目開始逐漸入市。同時,“金九銀十”是一年之中開發商最看重的銷售旺季,加上臨近年底“沖量”的需求,今后一段時間市場供應量將明顯增加。而且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未來至少一年時間里,市場供應量會比較充足。
一邊是市場供應充足,另一邊則是存量房不斷增加,尤其是成交量持續低迷4個多月來,新增庫存大幅增加。
以北京為例,據北京中原地產統計,以宏觀調控的4月14日為界,新政后的4個半月時間內,北京期房市場取得預售項目合計82個,供應住宅總套數為29468套。截至8月31日,簽約套數僅為11956套,簽約率不足40.6%。從銷售面積來看,82個項目合計供應面積為324萬平方米,4個半月簽約面積僅為126萬平方米,積壓面積約為198萬平方米。而北京市全部已建待售的存量房,也于9月初突破10萬套大關,處于歷史高位。
“去庫存是樓市調控第二階段的最重要任務?!卑褪锼烧f,在開發商面臨去庫存壓力、資金鏈逐漸趨緊的情況下,只有房價明顯下降,成交量才會逐步回升,市場才能從大幅波動中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