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比哈爾邦,選民在安保人員的注視下排隊投票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綜合外國媒體報道,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4月16日開始為期一個月的選舉,將有大約7.14億選民參與投票,而獲得其中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成為印度新的執政黨。
***“世界最大規模選舉”
據了解,本次選舉將分5個階段進行,預計結果將于5月16日揭曉。參與此次大選的黨派共計1000多個。大選分為543個選區,設置了近83萬個投票站,超過600萬名工作人員為大選服務,耗資超過1000億盧比(約合20億美元)。
印度是聯邦制國家,議會實行兩院制,分為聯邦院(議會上院)和人民院(議會下院)。印度人民院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被稱為世界上參加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大選,在人民院選舉中贏得多數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人民院共有545個席位,任期5年,其中543席由民選產生,其余2席由總統任命。
***第一階段投票開始
16日,來自印度15個邦和兩個直轄區的1.43億選民參加第一階段的投票活動,投票涉及124個議會席位,共有1715名競爭者。這一階段投票將持續到22日。
選區主要集中在印度東部、中部和東北部,包括印控克什米爾部分地區。印度一些最貧困、治安最差的邦也都集中在這些地區。
16日一大早,投票站外就有熱情的選民在排隊等候。從電視畫面上可以看到,在阿薩姆邦,一些婦女在天剛蒙蒙亮就已經去排隊了。在印度東北部城市瓦臘納西,很多選民騎著自行車或趕著牛車來到現場,一些婦女則穿著印度傳統服飾紗麗并抱著孩子。按照程序,選民在電子投票機上找到自己支持政黨的相應按鈕,并將其按下。為了防止出現舞弊現象,他們的手指都涂上了墨水。
“如今有太多的小黨派,而以前只有一到兩個大黨,”一名排隊等待投票的選民告訴記者,“這讓人們選擇起來很傷腦筋。”
***暴力事件頻發
在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和安得拉邦這樣的反政府武裝活動頻繁的地區,政府加強了安保措施,數千名警察和士兵分布在各大投票站,為選舉保駕護航。
盡管如此,武裝分子仍然十分猖獗,他們試圖阻止人們投票,并威脅稱誰敢去投票將砍了他的手。在選舉前夕和大選開始當天,暴力事件頻頻發生。
就在大選的第一天,6名印度準軍事組織武裝士兵在印度東部被反政府武裝打死。據悉,襲擊發生在恰爾肯德邦,武裝分子引爆了一枚地雷并向軍方開火,造成6人死亡。此前一天,該地區也發生了槍戰,導致5名反政府組織成員和2名政府軍士兵死亡。大選前一周已經有數十人慘遭殺害。
此外,13日還發生了候選人被暗殺事件。小黨派“印度正義黨”的候選人巴哈杜爾·頌卡爾被發現吊死在一棵菩提樹下,他來自印度種姓制中地位卑賤的“達里特”人。
***民生問題主導選情
這次選舉主要參選政黨包括執政黨國大黨和最大在野黨人民黨,最有實力角逐總理之位的兩名候選人則分別是76歲的國大黨總理候選人、現任總理辛格和81歲的人民黨領導人阿德瓦尼。
以前,宗教或族群的關系在印度選舉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當地媒體報道稱,印度各政黨的民生政策是否得人心、受歡迎,將成為其在選舉中成敗的關鍵因素。印度大選素有“窮人的狂歡節”之稱,因為此時是窮人表達民生訴求的最好時機。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肆虐的大背景下,能否出臺振興經濟的方案以進一步改善民生,成為印度各政黨爭取選票、贏得支持的最大王牌。
為此,執政的國大黨提出了不少有利于改善貧困人群生活狀況的措施,比如出臺旨在幫助貧困婦女謀生的就業計劃和低價住房政策等。但對手人民黨則利用全球經濟危機、孟買襲擊事件、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系等話題加以攻擊。
***可能產生“不穩定”聯合政府
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的選情來看,國大黨和人民黨都很難確保獲得大多數票數,只有聯合其他黨派才可能順利組閣。與此同時,左翼和地區政黨已經形成了一個“第三前線”聯盟,對這兩個主要政黨形成了壓力。
印度大選歷來都很難預測,而且計票錯誤時有發生,“投票后民調”是從來都不進行的。《印度斯坦時報》撰文指出:“現在人們達成的廣泛共識是,5月16號的選舉結果將很不樂觀,而且一兩年內再次舉行選舉也將不可避免。”
(環球在線: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