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稱T-50能夠與美國的F-22相匹敵,而且性能要明顯超過F-35。

文章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布的F-35的最新單價已降至6000萬美元。
據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網站5月20日報道,雖然俄羅斯第五代戰斗機T-50的服役時間目前還不清楚,但它的出現卻已使美國主導的F-35計劃面臨嚴重威脅。
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的F-35“閃電 II”聯合攻擊戰斗機在性能上要明顯弱于F-22A,價格也更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其看做是后者的簡化版本。美軍希望F-35成為滿足空軍、陸軍和海軍需要的一種通用型戰機。在目前的三個型號的F-35中,90%的零部件都可通用,有助于降低研制和生產成本。
盡管美國方面將F-35歸入第五代戰斗機之列,但由于最初的作戰運用定位不同,導致該機的性能全面遜色于F-22A。與美空軍現役的F-22A相比,仍處于測試階段的F-35在速度、機動性、載彈量和發動機推力方面均處于下風。此外,F-35躲避雷達探測的能力也更差,在不開加力時無法實施超音速巡航。
雖然存在上述一系列差距,但F-35的單價卻比其“老大哥”低不了多少:據美國國防部的估計,目前F-35的單價約為1.38億美元,而F-22則為1.462億美元。
F-35的唯一優勢是――其上并無使用F-22計劃中開發出的所有先進技術,這使得其有可能被出售給美國的盟國,而無需擔心機密技術遭到泄露。
然而,隨著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T-50于今年1月20日完成首飛,獨立專家們在分析了該機的照片和圖像后指出,F-35并不出色的性能和高昂的價格使其并不符合美國國防部和美盟國的需要。
首先對F-35表示出不滿的是澳大利亞的航空專家們。作為F-35潛在買家的澳國防部曾在2008年8月派員觀看了美國空軍在夏威夷群島一處基地內舉行的演習。
演習結果表明,F-35根本無法有效對抗俄羅斯生產的第四代戰斗機蘇-35。此外,F-35也無法對抗俄制防空導彈系統。不過,由于與美國簽有保密協議,因此澳方對演習的結果保持了沉默。
但是,澳大利亞《空中力量》雜志的獨立分析專家們卻并未對演習的情況保持沉默。該雜志的網站曾在今年二月公布過一份針對俄制T-50的嚴肅分析報告,其中認為該機能夠與美國的F-22相匹敵,而且性能要明顯超過F-35。
以F-22的價格購買F-35的荒誕性已變得越來越明顯。繼澳大利亞專家之后,日本和以色列防務部門的官員也開始向本國政府指出F-35的不足。雖然美國的盟國之前曾將F-35視為F-22的替代方案,但T-50的出現卻使F-35計劃陷入質疑之中。
為了挽救F-35計劃,美國方面采取的第一項措施便是改善各方對該機的印象。例如,美方曾在2008年組織了一場虛擬對抗,已驗證F-35擁有對蘇-35的壓倒性優勢,但美方卻一直未公布這場對抗的結果。
美方的另一舉措是質疑俄制T-50的性能和俄政府為本國空軍換裝該機的財力。但通過對現有的信息進行分析,專家們得出結論稱,俄制第五代戰機完全能與F-22進行對抗。分析人士指出,俄方從一開始便將T-50視為一種可出口的武器系統,由此換取的資金將有助于俄為本國空軍換裝。盡管T-50要等到2015年才能投入生產,但其已擁有了首位買主――印度空軍。
目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推廣F-35方面已開始采取新的策略。該公司公布的一項重要措施便是降價――其宣布的F-35的最新單價已降至6000萬美元,還不足五角大樓公布價格的一半。
不過,有專家卻對洛?馬公司公布的新價格表示了質疑。他們認為,戰斗機的價格要取決于每份合同的總價值。此外,采購費用還包括購買機載設備、武器、零配件以及培訓飛行員、維修和保養戰機的支出。
因此,準確地估算一架戰機的價格只能根據每份具體的合同做出。但毋庸置疑的是,T-50的出現已迫使F-35降價一半以上,并且對美國的第五代戰機出口計劃構成威脅。(北斗)